当黑板上用粉笔字工工整整写下的提示语变成:“距离高考还有1天”时,高三(七)班五十八位同学的高中生活,也将迎来尾声。总感觉,这一天,似乎和之前的任何一天都不相像。
阳光照常爬上窗台的一角,透过云彩和树叶的缝隙,洒在写满笔记和错题的书本上,窗外的鸟雀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像是有着说不完的话题。余慧刚刚去食堂买完早餐,在教学楼下便碰见了准备上楼的叶阑和车禹星。
“叶阑,车禹星,早上好呀!”
打了个招呼,余慧又和往常一样,上前去挽着叶阑的手。她们好像已经有很久没有这样,肩并肩走在一起,谈天说地了。叶阑和宁文兮都是有些过于刻苦的人,下课的时候,余慧只能和程晓丽一起,靠在走廊边上,呆呆地望着远处的学校大门。
还没带走到教室门口,光是站在楼道里,都能听见上边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一个不注意,还差点和另一头跑过来的男生撞个正着。教室旁的露台上,还有几个女生正在那踢毽子。
“我也要玩!算我一个!”
余慧喊着,拉上叶阑就跑过去加入了踢毽子的队列。插不上话的车禹星就这么水灵灵被抛在一边,他笑着摇了摇头,两手插兜地走着。刚要进教室,就遇上了拿着书往外走的张丞诚。
“你去哪儿?”
“走廊看书去,里边太吵了。”
说完,张丞诚推了推眼镜,还没等他拿起书,就被车禹星拽着又回到了教室。
“您老一天不看书不行吗。哎,对了,你爸不是说考完要带你去日本玩吗,准备的咋样了?”
张丞诚无奈,又坐回自己的位置,车禹星看他的同桌还没来,便径直在一旁坐下。两个人就这样热火朝天的聊着,看得出来,张丞诚还是很期待这次出国游的。
教室里的同学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畅聊着高考后的美好生活,这差不多三个月的假期,没有爸妈的唠叨,也没有成堆的暑假作业,光想想就觉得很惬意。
上课铃响,同学们才陆陆续续回到座位,嘴里还念叨着刚刚没有结束的话题。车禹星看着眼前的这番景象,好像回到了高三刚刚开始的时候。
课堂上,老师也放下了手中的课本和粉笔,只是坐在讲台上,静静地看着底下乖巧的学生们,偶尔解决一下他们还没弄懂的问题。有的老师已经完全进入了放松状态,时不时还和面前的同学聊聊天,讲一讲上届,或者上上届学生们的故事。
这里面算得上教师届的“泥石流”的,还得是教数学的王老师。
身为隔壁班的班主任,在(八)班的最后一节课上,他依然是不减风采,洪亮的声音环绕在教学楼里,这里是重点题型,一定要看,不能丢分;那里是易错难点,不能记错,否则就可惜了;还有空白率很高的最后一道大题,能写多少写多少,一分两分都是分。
不过,在自个儿班上总是略显严肃,有些不怎么通情达理的王老师,在(七)班又是另一副面孔。最后带着大家过一遍重难点,那满是一股方言味儿的sin,cos,tan,还是能把底下的同学们逗笑。他一边讲着,一边用玩笑的口吻说道:“现在笑了,考试的时候可要长记性,不能让我在这浪费口水哈!”
等到自习课的时候,教室里的气氛就越发不可收拾了。这大概是一直以来学生和老师之间的约定,最后的这堂自习课,只要不吵的太过分,都不会有人去干涉。
这像是一场狂欢。从来没有过一次,同学们可以在自习课上光明正大地扔纸条,前前后后地聊八卦,能够离开座位肆意走动。不过有些同学还是太大胆了,明晃晃地跑到别的班级窗边,跟里面的好朋友聊天。
叶阑从抽屉里,一层又一层的书本下面,拿出了那个被尘封了许久的蓝色笔记本。她小心翼翼地翻看着,像是在阅读一篇崭新的文章,刚开始的时候,无论是用词还是笔迹,都显得那么稚嫩,看的让她有些面红耳赤。叶阑甚至想,原来自己之前是带着那样的心情在写作的。
翻过了一页又一页,叶阑觉得,她写作时的心境,大抵是出现变化了。她从来没有如此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笔下的人物是鲜活的,是充满生命力的,他们像自己,又不像自己。叶阑想,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人们总说,书中自有明镜在吧。
看着看着,叶阑的心里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等到暑假的时候,她一定要把这一本小说写完,试着去投一投出版社,大学的时候,她要新开一本,发表在网上,让更多人看见。
叶阑想,等到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她会不会离自己的梦想更进一步呢。
最后一节课,陈蓉走进了教室,再次叮嘱着后面几天考试的事项。每年高考都有走错考场的,忘带准考证的,考试迟到的,她可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出现在那个队伍里面。
说完考试的事情,陈蓉又放松了表情,安排着高考结束后返校拍毕业照的事情,除此之外,还有前些日子定下的班级聚餐活动。经过讨论决定,班级聚餐定在了城郊的一个农家乐,中午在家里吃个便饭简餐后,到学校集合,坐大巴前往。
所有人都在畅想着高考后的日子,似乎这个紧张又刺激的“比赛”不复存在一般。准确来说,那些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是他们在黑夜之中,等待黎明破晓到来的唯一信念。
陈蓉说着,眼看指针就快走到放学的时刻,刚刚离开教室去上厕所的男同学却还没有回来,她有些担心,不知道那调皮孩子是跑去了小卖部,还是偷跑回了家。
“陈诺,你去看下吕鹏怎么还没回来,别掉坑里了。”
陈蓉指了指那个男生的同桌,想让他去找一下许久未归的吕鹏,没想到话音刚落,教室外就传来了吕鹏的声音。
“陈妈!我在这儿呢!”
他笑着,捧着一大束鲜花进到教室,讲台下是一片欢笑声和掌声,原来,这是同学们留给班主任最后的恶作剧。
吕鹏捧着鲜花,站上了讲台,他朝着同学们喊着:“起立!敬礼!”,教室里响起整齐的脚步声,在他的带领下,全班五十八位同学,冲着他们最喜欢的陈老师,深深鞠了一躬。
“老——师——再——见——!”
他们拖长了声音,饱含着不舍,就在最后那一个音节结束的时候,下课铃声,也恰恰好打响。
陈蓉拿着那一大束玫瑰花,看着台下的孩子们,他们有好一些已经跨过了十八岁的门槛,正式成为了一名“大人”,尽管脸上都还带着些稚气,但他们充满朝气,是绽放着未来的,祖国的花朵。
“我最后……再跟七班的孩子们,说几句话吧。”她哽咽着,用手背擦去眼角的泪水,“虽然我们相遇,相识,相知,只有短短的一年,但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七班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我希望,不管以后走到哪里,在你们的心里,永远都能留着这一年的回忆。我也希望,七班的大家,能够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永远内心炙热,永远热泪盈眶。最后的最后,我祝大家,前程似锦,未来可期!”
这最后一天的教学楼里,热闹非凡,同学们尽情地在教室的黑板上写写画画,在这呆了三年的学校里,留下一点属于自己的痕迹。他们在教室里打闹着,一座一座书堆成的小山被放进书包和收纳箱,渐渐的,只剩下空荡荡的桌椅板凳,和墙上贴着的几张班级奖状。教室后的墙上,正是以毕业季为主题的黑板报,一只只白色的鸽子飞向天空,留下同学们对未来无限的向往。
同学们排成一排,站在走廊窗边,高喊着,嬉笑着。一张张试卷被抛出窗外,书页在空中飞舞,像是盛夏的一场雪。张丞诚看着手里的试卷,垒成一摞,好好地收进了书包里,在纸上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青春留下的足迹。
车禹星正在外边跟着大家一起扔卷子,想把张丞诚也拉来一起,却被他拒绝了。
“我回去还要看呢。”
“明天就考试了你还假正经!来呀!”
车禹星这家伙,认识这么几年了,还是拿他没辙。张丞诚无奈地笑了笑,只是从草稿纸上撕下一页,折成一架纸飞机,哈了两口气,扔出了窗外。
在同学们渐行渐远的吵闹声中,广播里也响起了一段悠扬的钢琴声,一首《纪念》,送给曾在这里奋斗着,挥洒汗水的高三学子们。三年的高中生活,像是一部很长很长的电影,终于迎来了它的片尾曲。
“我只想拉住流年,好好地说声再见。”
走到校门口,车禹星一行人刚刚好又在拐角处碰见了几个同班同学,他们不约而同地走到一起,看着彼此,然后伸出手一层层叠在一起,由那个平时话很多的同学主持着,一起喊着:“三,二,一!高考加油!”
他们笑着,又分为几批人,勾肩搭背地从学校离开了。张丞诚也和以前一样,和自己的朋友们走在回家的路上,路灯昏黄的光线映出树叶的剪影,也许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在那个岔路口分别。
三,二,一。
车禹星推着自行车,看着叶阑渐行渐远的背影。她转过身来,高高地举起手臂,向他道别:“车禹星,再见啦!考试要加油哦!”
车禹星愣了愣,笑着朝她挥了挥手:“你也是!加油!”
他们会奔赴不同的考场,会有好几天见不到面。车禹星想,要是不用说再见,那该多好啊。但车禹星坚信,这绝不是最后的告别,他们会在下一个路口,再一次遇见彼此。我还想对你说,早上好,以及,明天见。
他们的梦里,是一年又一年的青春回忆。
他们的梦里,是辽阔的山河湖海,是触手可及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