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堂

繁体版 简体版
君子堂 > 玉门关 > 第61章 第 61 章

第61章 第 6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马车内,时岁懒洋洋地倚在沈清让肩头,指尖绕着帝王腰间的玉佩打转:“陛下觉得……是谁的手笔?”

“箫启明那些不长眼的门生罢了。”沈清让抚过他散落的青丝,“不必忧心。”

时岁眯起眼。箫启明虽已伏诛,他那些门生却像野草般除之不尽。更令他在意的是,沈清让这习以为常的语气。显然不是第一次遭遇刺杀了。

帝王瞧他神色,忽然低笑:“朕知道你在想什么。”指尖点了点他蹙起的眉心,“不能做暴君,嗯?”

被戳破心思的时岁闷哼一声。他确实在盘算着如何将那些逆党连根拔起,一个不留。

“我有个主意。”他突然直起身,眼睛亮晶晶的看向沈清让。

“嗯?”

时岁指尖轻点自己的唇瓣:“哥哥亲我一下,就告诉你。保证干干净净,连半点儿血腥气都不会有。”

沈清让蹙眉。这小狐狸又乱喊……可他不得不承认,时岁那些见不得光的手段,有时确实比堂堂正正的帝王之术更有效。

沈清让的吻如蜻蜓点水般掠过时岁唇畔。帝王耳尖泛红地退开:“现在可以说了?”

时岁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唇:“哥哥可还记得尹竹?”

自然记得。那个为被陈裕安送去江南的痴情人。

“他不是已经……”沈清让话未说完,便被时岁截住。

“陈裕安在江南养伤,尹竹的嗓子也好得差不多了。”时岁把玩着沈清让的衣袖,“他们欠我个人情。陈裕安毕竟是箫启明最得意的门生,那些余党不敢不从他的令。”

沈清让挑眉:“朕记得,陈裕安不是已经……”忽然会意,失笑道,“想不到杀伐果决的摄政王,也有心软的时候。”

时岁轻哼:“不过是尹竹拿他父亲当年的救命之恩换的。”他眸中闪过一丝冷意,“我只答应给陈裕安选择的机会,可没许诺给他活路。这么大的人情,他不敢不还。”

“那朕明日……”

“不行!”时岁突然扑上来捂住他的嘴,眼中满是醋意,“你不许见陈裕安!谁知道那厮对你还有没有非分之想!”

沈清让被他这突如其来的醋劲儿逗笑了:“人家心里装着尹竹呢。”

“我管他黑竹白竹什么竹!”时岁气鼓鼓地扯着沈清让的衣襟,“天底下谁都比不上我的长云。”说着说着竟把自己说委屈了,“我瞒着你留他性命,就是怕你们……”

“胡说什么?”沈清让捏住他下巴,“朕与他何曾有过旧情?”

时岁语塞,这才意识到自己醋得毫无道理。索性耍起无赖,把脸埋进沈清让颈窝里蹭来蹭去,闷声道:“反正……不许你见他。”尾音拖得长长的,带着几分撒娇的意味。

自从得了沈清让的偏爱,时岁骨子里那个娇纵的小公子便彻底苏醒。而帝王甘之如饴,纵着他这般无法无天。

“好,不见。”沈清让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无可奈何的宠溺,“那摄政王大人打算怎么处置这些余党?”

时岁这才抬起头:“我让金羽卫带着陈裕安的手书去招安。若有人不从……”他突然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沈清让捉住他作乱的手指:“不是说不见血?”

“自然。”时岁凑到他耳边,吐息温热,“不从的就送去北疆挖矿,正好补充军需。”

帝王失笑,这法子确实比他的温和些。正要开口,马车忽然一顿。

“陛下,到宫门了。”

时岁不情不愿地从沈清让怀里起身,却在掀开车帘的瞬间僵住。宫门外,苏涣正抱着一摞奏折,笑得意味深长。

“看来……”沈清让整理着被时岁揉皱的衣襟,“我们的丞相大人是来讨债的。”

“陛下。”苏涣已经踱到车前,笑眯眯地将奏折往前一递,“这些是今日必须批阅的急件。”目光在二人之间转了个来回,又补充道:“哦对了,御史台连弹劾摄政王‘惑主误国’的折子都拟好了。”

时岁懒洋洋地倚在沈清让肩头,随手翻开最上面那本:“啧啧,这字字泣血的,莫不是哪位大人闺中寂寞,嫉妒本官与陛下鹣鲽情深?”

苏涣朝天翻了个大大的白眼:“恕我直言,满朝文武没一个人想听您二位的风月轶事。”

“哦?”时岁挑眉,突然将奏折往苏涣怀里一塞,“那正好,这些弹劾折子原样退回。至于那些急件,今晚我亲自批阅。”

苏涣抱着被退回的奏折,嘴角抽了抽。

“对了。”时岁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从袖中抛出一枚令牌,被苏涣稳稳接住,“去查查今日那些刺客,重点查查他们最近与哪位大人有过接触。”

沈清让看着自家丞相生无可恋的表情,轻咳一声:“爱卿辛苦了。”

“微臣……”苏涣低头看了看怀里的奏折,又看了看手中的令牌,最终长叹一声,“领命。”

待苏涣走远,时岁忽然拽着沈清让的衣袖晃了晃:“长云哥哥~今晚我批奏折,你要怎么奖励我?”

沈清让瞥了眼宫墙上还未融化的积雪,忽然仰头在他耳边低语:“朕新得了一坛西域进贡的葡萄酒。”

时岁眼睛一亮,正要说话,却听帝王继续道:“可惜太医说,‘孕夫’不宜饮酒。”

“……”

细雪纷纷扬扬,盖住了摄政王殿下的哀嚎。

西湖的雪总是下得缠绵,陈裕安执一柄油纸伞,静静立在断桥边。脖颈间那道狰狞的剑痕,如今已化作一抹浅淡的红线,藏在狐裘领口若隐若现。

医馆的木门“吱呀”一声,碧色身影抱着药包探出头来。还不等他迈步,尹竹已经顶着细雪跑来,发梢都沾了晶莹的雪粒。

“等很久了?”少年仰起脸,新愈的嗓音像揉进了江南的烟雨,还带着些许沙哑。

陈裕安将人罩进伞下,指尖拂去他睫毛上的雪花:“不久。”他仔细系紧尹竹的狐裘系带,“买了山菇,晚上炖鸡汤可好?”

尹竹立刻攥住他的衣袖,眼睛亮晶晶的:“那我要吃两碗!”

“上月是谁贪嘴闹胃疼?”陈裕安无奈,却还是与他十指相扣。掌心相贴时,尹竹指尖的凉意让他微微蹙眉。

“怪你。”尹竹理直气壮地凑近,“谁让你厨艺愈发好了。”

雪渐渐大了,陈裕安将伞又往尹竹那边偏了偏,自己的半边肩膀却已落满雪花。尹竹察觉后,悄悄往他身边贴得更紧,两人的影子在雪地上融成一个。

“今日看诊累不累?”陈裕安轻声问。

尹竹摇摇头:“不累。李大夫说我的嗓子再调理半年,就能恢复如初了。”说着突然想起什么,从怀中掏出一个油纸包,“今早出门时买的桂花糕,给你留的,还温着呢。”

陈裕安接过尚带体温的桂花糕,心头一暖。谁能想到,当年锦衣玉食的太子殿下,如今会因为几块寻常点心而雀跃不已。

“说起来。”陈裕安将药包换到撑伞的那只手上,“你当日究竟同时岁说了什么?”

雪落在油纸伞上的声音忽然变得清晰。尹竹沉默片刻,轻声道:“那年云州城破,我父亲在城西救过时岁一命。我用这份恩情,换他给你一个选择的机会。”

雪落无声。陈裕安忽然意识到,他们再不是囚于深宫的太子与妓子,而是西湖畔最寻常的一对眷侣。他不必再机关算尽,尹竹也无需隐忍求全。

“走吧。”陈裕安握紧他的手,“回家给你炖鸡汤。”

城西小院外,几个孩童正踮着脚在屋檐下张望。见二人归来,立刻雀跃着迎上前:“陈先生!尹哥哥!”

尹竹笑着蹲下身,平视着孩子们冻得通红的小脸:“今日学堂不是休沐么?怎么跑这儿来了?”

陈裕安收拢油纸伞,抖落伞面上积攒的雪花。一个扎着双髻的小童高高举起书本:“我们有诗读不懂,想来请教先生!”

“外头冷。”陈裕安自然地揽住尹竹的肩膀,“进屋说。”

温暖的屋内,孩子们围坐在炭盆旁。方才那小童急不可耐地指着书页:“就是这句,‘识得乾坤大,犹怜草木青。’先生,这是什么意思呀?”

陈裕安沏了壶热茶,茶香混着鸡汤的香气在屋里氤氲开来。尹竹接过孩子们湿漉漉的外衫,一件件挂在火盆旁的架子上烘着。

“这个呀……”陈裕安指尖轻点书页,声音温润如这满室茶香,“是说一个人即便见识过天地广阔,依然会怜惜脚下的一草一木。”

扎着红头绳的小童歪着头问:“就像先生去过京城那么大的地方,还会给我们修竹蜻蜓吗?”

尹竹噗嗤笑出声,往每人手里塞了块桂花糕:“你们陈先生啊,连檐下新结的蛛网都舍不得拂呢。”

窗外雪落无声,陈裕安看着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忽然想起那年紫宸殿上,自己为权位不惜一切的疯狂模样。如今在这方寸小院,倒真读懂了这句诗的意味。

“来。”他取来笔墨,“我教你们把这句诗写成春联,过年贴在学堂可好?”

尹竹在一旁研墨,目光却始终流连在陈裕安身上。那人正握着孩童的小手,一笔一画地写着诗句,眉目间尽是温柔。

他的爱人。

如今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太子,愿意为他放下笔墨,系上围裙,在灶台前忙碌。

“陈先生……”尹竹趁着孩子们叽叽喳喳讨论时,用气音轻唤。

“嗯?”陈裕安俯身凑近。

尹竹仰起脸:“最喜欢你了。”

陈裕安在他发顶落下一吻:“我爱你。”

声音轻得只有彼此能听见,却又混杂着心跳,震耳欲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