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堂

繁体版 简体版
君子堂 > 三国之穿越后建立蜀维埃 > 第16章 boom!

第16章 boom!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军师性情最是温和,想必是底下人太过分了,军师一定要责罚他们才是。”刘备说道。

“性情温和?”诸葛亮低头偷偷笑了一声,刘备说的还是那个从小说话犀利、赛马吵架、战斗力爆表的卫舒吗?他很快收敛笑容,“主公,卫舒是为税赋的事情烦恼,其实我也有些犹豫。”

“大战过后,百姓疲敝,民生艰难,该如何恢复元气?”卫舒停笔。

“治乱世当以安民为先。荆州历经战乱,百姓困苦,首要之事便是减轻赋税,让民休养生息。”刘备不假思索。

“若不征税,军需粮草从何而来?”卫舒将笔放下,手指轻轻摩挲银戒,她每当思索或心中打鼓就会如此。

“税赋不可免,但可调整。我们可以推行‘轻徭薄赋’之策,减少百姓负担,同时丈量土地,核查人口,保证税收公平。”

“宗族之内,谁说了算?谁又有部曲?谁又有门客?草民几个和数千府兵,谁的价值更大?”卫舒歪着头看向刘备,刘备明白了她的意思。

“主公,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开始定的调子往往很重要,若是现在打击豪强,一则豪强避而远之,我们白白损失许多兵马钱粮,还有可能激起反心;二则豪强势力根深蒂固,到时许多经济和地方治理陷入停滞,社会动荡,百姓反受其累。若是现在不抑制豪强大族的势力,往后会越来越尾大不掉;再则,兵荒马乱,百姓受苦久矣,赋税之重担,我等实在不忍心加之于民,故而犹豫。”诸葛亮说道。

“兵役、力役、人头税、口赋、田赋全在平头百姓身上,豪强大族三十税一,还能使其奴隶开山采矿,下水捕鱼,耕田养兵,发的好大财。”卫舒感叹一句,“发了财,又去买地、买奴隶,甚至买个小官做做,到时候更是滋蔓难图。根基不稳之时,这些问题会像枝蔓附着上来,等根基稳固,便再难清理了。”

“唔。”刘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一方面他是同情百姓的,携民渡江便是明证;可另一方面,他也要图谋天下,没有掌握社会资源的大族支持怎么能行呢?且不论他确实也受过很多资助,糜家、陈家,现在的孙家,不都是豪族富户吗?

诸葛亮从小与卫舒一起长大,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卫舒对诸葛亮的思想改造效果不错,但是卫舒明白不能期待每个人都如同这位天才一般领悟力超群。更不要说,眼前这位主公还有一层身份---“汉室宗亲”。

卫舒看出他的犹豫,却不忍苛责,卫舒本人也有些踌躇,她突然明白,主公有时候也不过是平衡各方利益而坐稳江山的人,对弱者如何,对百姓如何,是口号还是真心,全凭他的良心。

“主公,还有一事,江陵城久攻不下,子逸近日研得一物,或可助我军扭转乾坤。”诸葛亮适时地岔开话题。

“啊,是这样的,这东西我和沈暄研究很久了,最近终于勉强算是有些进展,”卫舒领刘备到后院,院中放置着几个黑溜溜的球状物体和架在木台上的圆柱形铁筒“此物名为火药,一经引爆,可令方圆数丈之内,土石崩裂,人马俱碎。另有一物,这是炮筒,可将此火药远射敌阵,威力更甚。”

“啊?”这显然超出了刘备的认知。

“研制此物,实属不易,故数量有限,不能演示哈,总之就是我要冲着江陵城墙打几炮,把城墙打穿。”卫舒手拍了拍黑乎乎的炮筒子,“估计只能打三炮,这炮筒子就震碎了。”

卫舒躬耕南阳时已经开始尝试火药配方,硝石、硫磺、木炭三者比例稍有不对,便无法引爆,或威力不足。汉代炼丹之术虽有所涉猎,但杂质甚多。而硝石与硫磺之提纯,在汉代更是难上加难。

炮筒之研制,比火药更为艰难。其需承受火药爆炸之力,材料须极为坚固。炮筒之内壁,需极为光滑,方能减少摩擦,提高射程。汉代虽有青铜与铁,然青铜过重,铁质易脆,难以胜任。最后诸葛亮和卫舒反复尝试炼铁方法,短期之内根本达不到工业制造的水平,更别说好几次差点人没了,但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这炮筒子摇摇晃晃,几炮之内,勉强能用。

“刘备借荆州,有去无还。”卫舒听这句话听得已经厌烦无比,对待对手像图书馆借书一样有借有还、像现代社会文明公民一样遵守秩序,就不要在乱世出来争夺天下了,回家好好种地编草鞋交税算啦。

如果不是江陵城十分重要,她是不想这么早就让火药登上历史舞台的。实验成功的那天,她们心中却无半分喜悦。此物虽能助蜀汉扭转乾坤,却也蕴含着无尽的危险与未知。然而,这一仗,必须要打赢。

“军师竟能研制出如此神器!不知此物耗费多少心力?”刘备从一脸震惊中回过神来,炮轰城墙什么的,他从来没听说过。

“额,确实挺费劲的,所以要珍惜节约着用。”卫舒答道,“然此物之运输储存,亦是一大难题。火药易燃易爆,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意外。实话说我还在研究设计防潮防火的容器,以确保万无一失。”

刘备郑重道:“军师深谋远虑,备一切听从军师安排。”

-----------------------------------------------------

“谁啊,大早上的,还让不让人睡觉了!!!”天气还未转暖,卫舒早晨在被窝里的时间便长些,不知道为何近日早上附近总是听到兵器碰撞的声音,叮叮咣咣,好不烦人。

卫舒将手里的被子一推,捞起衣服披上想走出去骂人,听到不远处张飞的大嗓门:“这里又小又窄,真不明白大哥每天早上为什么要在这练剑!我说去后山,去后山。。。”

为了办公方便,卫舒和诸葛亮在园子里各找了一个小院居住,刘备身边几个人虽分门别户,但君臣关系亲厚,且刘备动不动就和诸葛亮等人夜晚抵足而眠,所以他们的声音出现在隔壁诸葛亮小院里并不奇怪。

卫舒低了一回头,迈出门槛的脚又迈回来,侍从玉弗从屋里出来递上大氅:“天气还凉呢。”

“唔,我知道。”卫舒轻轻点点头,“你替我梳头吧。”

卫舒坐在窗台前,玉弗便替她梳拢头发,每早卫舒打瞌睡,玉弗便会帮她梳头:“好了,今日想戴什么冠呢?”桌案上摆着数顶冠帽,有旧的,也有新进赏赐的。

“随你挑吧。”卫舒的心思并不在这上面。

“戴哪个都好看。”玉弗夸赞,不知是不是看出她心绪很重的缘故,“你若是男儿,这般品貌,这般才华,还如此知冷知热,不知会是多少仕女梦中之人呢。”

卫舒也笑起来,这些被她收编的侍从当中,不知为何,她总是偏爱玉弗一点,虽现在是男儿装束,可也能看出她生的极美貌,脑袋还聪明,见识不凡,卫舒觉得她不简单,但是她没说过,只说自己长在长安,后来兵荒马乱,辗转徐州等地,丈夫死后做了舞伎,卫舒也没有再往下问。

“我这么好,那你亲我一下。”卫舒抓住她的手,把脸递过去。

“我好心安慰你,你竟这般讨厌,不理你了。”玉弗抽出手来拍她,她刚来的时候,总有一种忧愁沉重的氛围笼罩在身边,卫舒天天和她开着玩笑,现在已经变得有些活泼了。

卫舒梳了头,一手抓烙饼,一手抓玉弗,叫上其他侍从去院里看将军们练武,每当这种场面几个人的话题很固定:“谁长得最好看。”

“子龙将军这招好,这招好。”

“好的是他的招式吗?我都不想拆穿你。”

“哎,你别说,张将军看久了吧,还挺,挺顺眼的。”

“你是真的饿了。”

“子逸,今日起的早啊。”诸葛亮翩然而至,几个侍从轰地一声作鸟兽散了。诸葛亮虽然容貌甚伟,性格温和,但他总给这些侍从一种“高山仰止”之感,所以大家都不太敢跟他说话。用她们的话说:“万一他发现我很笨怎么办?”

“兵器声吵得我睡不着了,兄长吃饭没?”

“吃过了,昨夜和主公抵足而眠,早上主公起的早,我便同他一起吃早饭。”

卫舒扶额,有时候真不怪后世人磕cp。

“阿舒,我问你一件事。”诸葛亮说道。

“什么事?”

“上次我便想说的,我当时不在,你阻止了主公的两个女公子嫁去东吴,那主公就要娶孙小姐了。”诸葛亮开门见山,联姻势在必行,他和卫舒都明白。

“唔。”

诸葛亮见她并不想谈论这个话题,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

“知道啦,知道啦,左脑右脑都知道了,兄长一番好意我都知道了。”卫舒看到他欲言又止的样子,无奈回答,“不过现在我们最应该做的,是把眼前这一仗打下来,在几日之后的议事时说服主公打击豪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