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他来此,希望能得到老师的指点。青鸾,过来呀站那么远干什么?”
“啊……啊,哦。”
“原来是斋司的朋友,年轻人,靠近一些。”
“哦。”
“你是明国人,对吧,你叫什么名字?”
“上……上泉老师,我叫唐青鸾。”
“日语说得很好嘛,在这生活多久了?”
“……一个月前来的。”
“没多久嘛,嗯。你以前学过阴流剑术吧。”
“……学了一点。”
“老师,这位唐君的剑术很扎实的,方才我已经请他和馆里的笔头后辈做了一次型稽古。祖师的猿飞十三式,他打得分毫不差。”
永见船正在一旁帮她说话。
“这样。”
上泉秀纲点点头,对唐青鸾说,“斋司以前是我得意的学生。你如今继承他的衣钵,他也心满意足了。”
“嗯……”
“青鸾,你有什么想对上泉老师说的吗?”
背后,出云介的声音。
“啊……嗯,是,上泉老师,我这次和……和出云来京都,来道场,是想……想巩固提升自己的剑法……今天见到您,我想跟随您学习,做您的学生,从您这里学到更多关于剑术的奥妙,我想多学习。”
“年轻人是该多学习。说到这,我现在正思索着一些关于阴流的革新,或许确实可以教你一些知识。”
“……是吗?”
“你以后会每天来道场吧。来了之后,和他们一起练习,空闲之时就来找我。我在京城没什么其他事,每天很清闲。”
“那么,要多麻烦您了。”
青鸾说,感觉还是很局促,怎么结结巴巴的?面对大师的时候是不是每个人都会这样?今天很热对不对?
“不必客气。”
中年人似乎也注意到她的样子,打量了一番,拾起身边的手帕,“你刚刚才进行过稽古,是吧。把汗擦一擦。”
“哦。又……又淌汗了哈。刚……刚刚才擦过的。”
“对了,上泉老师,有个情况得和您说一说。”
背后,出云介的声音,“那个,青鸾现在身体情况不太好,他之前受过重伤,还未痊愈。所以麻烦您训练的时候能关照几分。”
走路上的时候可不是这样讲的嘛。青鸾内心腹诽,到底还是在意。
“不严重吧?”
“……不严重,还行。”这是青鸾的回答,“可以,我没问题的,上泉老师。”
“这样。”
对面的人若有所思,随后对身边的徒弟吩咐,“那么,船正,麻烦你去把那件教具拿来,或许现在能派上用场。”
“是。”
“拿两柄。”
“是。”
永见船正起身离开。
后院的走廊平台上,留下三个人在那里。
“那么,青鸾,这样称呼你没问题吧?你在明国做什么工作?”
“哦,我不久前,在军队里做教练。”
“你教他们阴流剑术?”
“……是。”
“很好。”
“不,不好。我水平很差的。当时很多招式我自己也不是很了解……就随便教别人了。还混了很多我们那里的武术在其中,感觉真是不好。”
“没关系。”
“没关系?”
“没关系,或许正因如此,你教的还会别有一些意味。要知道,我跟随爱洲祖师学习阴流之前,也是学过许多其他流派的奥义。获得祖师传印后,也总是想着将这些奥义融合其中,剑法总是要讲究创新的,固守目录上的文字和形式可不正确。”
“嗯,是。”
“不必如此拘谨,青鸾。还有出云,你也是,都坐下吧,我给你们看一些东西。”
他们坐下。
“你们看,你们来的时候,我正想着一些剑招,打算新编一册奥义目录。我已经写了一些,在这本册子中了。青鸾,这些字你能看懂吗?汉字你自然认识,假名能看懂吗?”
“……可以。”
其实不可以,她那日语学得完全是速成的半桶水。她望着上泉秀纲手中展示在眼前的书册,看着上面的图画,等待讲解。
“这一式,你们看,名为‘一刀两断’,它的目的主要是以一剑击打,将敌我二人分开,制造距离便于后续招式发出,避免近身纠缠。”
“哦。”
青鸾说。
“不错,缠斗时常会令自己出现破绽,也让双手活动空间受限制。”
俊秀说。
“而这一式,则是为从左右方位,避让刀锋的同时反击对方手掌。名为‘左旋右转’。”
“哦,哦。”
“而这一式就比较复杂了,它讲求的是大小双刀同时使用之法,以乱剑阻隔对方的动作。”
“那它叫什么名字呢?呃,上泉老师?”
“乱剑。”
“哦。”
“这一式为添截乱截。是由对手先攻,侧身进步避让刀锋,后发反击的招式。”
“哦。”
听起来有点熟悉。青鸾心想,自己是不是好像曾经使用过?怎么可能?这可是面前这位大师所创的新招。
“这一式名为‘逆风’,是在第一刀之后以反手上撩攻击对方手臂。”
“哦。”
“佯攻,令对手来不及收势?”
“不错,出云。”
“哦。”
“这一式意在让对方的打击偏移,以及针对对方连续攻击的退让之法。”
“哦。”
“这一式为两刀十字,意在挑开对方的剑锋进行反击。”
“哦。”
“青鸾你不要总是只这样回答,好吗?”
出云介的话。
“呃……我……我觉得这都是很奇妙的招式。是从未见过的,所以,我觉得很奇妙。”
“并不是从未见过,青鸾。其实更多的时候,是见过了,却未有机会仔细留意,或者自己使用过,也未有机会细想而已。我构想的这些招式,许多是从曾经的对战,练习中,从阴流或者其他流派的已有招式中感受体会到,在此加以整理而成。所谓创新也是如此,多时是以已有的,已掌握的知识为基础源泉,在其上构筑新篇。”
“哦……”青鸾想了想,“……我好像明白您的意思,上泉老师。所以我们应当,嗯……应当多学习,是不是?不仅要学新的,更要温故旧的。”
说了等于没说的废话。
“不错,是这个道理,再看这一页。”
翻阅。
不同之前的,在空白的纸面上寥寥几个汉字,三个,再无其他。
“‘活人剑’,老师,什么意思呢?”唐青鸾问,“这一页上没有其他说明了,也没有图画,这是怎样的招式?”
“这,也是我正在思索的。没有说明,也没有图画,因为我还未想明白其中奥妙。倒是要先问一问你们两人。你们是阴流的学生,对于我们流派的剑术,有没有发现什么特点?”
“呃……很多招式都是后手?”
青鸾说。
“以守为主,借变化的招式和节奏打乱对手进攻,继而反击。”
出云介说。
“正是如此。那么,在此基础上呢?能否更进一步?防守,不错,是用于保护自己的。那么反击呢,进攻呢?进攻的目的是什么,你们知道吗?”
“呃……杀人?”
“唔,是的,杀人,或者,伤人,总之,造成伤害。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让进攻来起到保护对方的作用呢?不杀人,也不伤人,而是活人?”
“啊?”
没懂,“不伤害到对手吗?上泉老师,那么,要做到这样,一直防守不就可以了?”
“青鸾!”
“不,那样不行。”上泉秀纲耐心解释,“只是防守,并不能够让对手丧失攻心。只守不攻,那绝非剑术正法。这样的战斗,虽可以活人,但却不一定能活己。”
“啊?”
还是没懂。
“老师想说的是一种攻守兼备,收发自如的剑术。”
出云介在一旁说,既是在说自己的见解,也是在给青鸾解释,“这种技艺融合攻守,应用于战斗之中,既可以保护住自己,同时又可以保护敌人。是以高超的技术控制住全场,震慑住对手,在不伤对手性命的前提下让对手放弃作战的意图。”
“你可以这样理解,出云。”
“还是,就是,不用死人是吗?因为不会死人,所以叫活人剑?”
“你也可以这样理解,青鸾。”
“哦。”
她没理解。她觉得自己说的和俊秀说的是一回事,俊秀当然说的更好,自己说了等于没说。
“你们认为这样的剑法如何?”
“很好啊。”
青鸾说,“虽然还是没听懂,但我大概好像体会到意思了,我觉得很好的,如果可以不杀人的话。我不喜欢杀人,杀人的感觉很糟糕。如果可以不杀别人又可以让别人不杀我的话,那当然是很好的。”
“嗯。”
望着天空,秀纲点点头,“出云,你呢?”
“我完全同意青鸾的观点。”
身后,俊秀的声音听起来有点低沉。
“好高深的样子,这种……剑法。”青鸾看着书册上大面的空白和仅有的三个字,“感觉已经不只是剑法了,更像法师会说的禅语诶,上泉老师。”
“杀人刀,活人剑,这确实是禅宗的说法之一。并且的确,这或许并非某种具体的招式动作,而是一种思想,一种心念。我一向认为,剑术招式根源在心,以心塑造形体,塑造动作。攻守变换,随时而动,不必拘泥定势形状。”
“哦。”
还是哦。
似懂非懂吗?青鸾心想,但是自己好像又有点懂了。虽然现在懂了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毕竟说得再多这些新招自己还是一点都没练过,没练习过自然不能讲理解透彻。她觉得,从面前这位宗师身上,自己的确是可以学到许多新的东西,新的剑术,新的思想。
眼前就有一个新的。
活人剑。
学到了吗?
没。
那么,还要继续学习,多学习,以后,要学习的新的东西还有很多。
她想着,身后传来了脚步声。她回头,是永见船正,这位主持遵照师父的吩咐,取回了两只物件,分别是用布袋装着的,看样子细细长长,似乎是两柄剑。
是剑吗?
可,刚才说教具?
那么是木刀?
也许。不过木刀也不用专程去取来吧,这么神秘。
“不好意思,学员们有事请教,所以耽搁了。”
“没关系,船正。我正好和出云还有青鸾聊了一会。”秀纲回过头,朝她指了指,“这年轻人很有想法,我想会很适合学习剑术的。”
“是,老师。您要的教具我已经取来了。”
“很好,青鸾。”
“嗯。”
“初次见面,我没有什么厚礼,这是我的一个小发明,就赠送与你作为入门的礼物吧。”
伸手。
“给我的,上泉老师?”
“对。”
打量。
“这是……刀吗?”
“算是吧。”
“算是……是什么意思?”
“青鸾,接过去呀。”
出云介在身后提醒。
“哦。”
青鸾回过神,接过。
“打开看看。”
“哦,这……什么呀,上泉老师?”
“你看见了什么?”
“嗯,看起来是刀的样子……不过不是真刀,原来。是竹刀。可是……是竹刀吗?手柄是竹子做的,这刀身上裹着一层皮是做什么用的呢?这是刀的话,是什么刀呢?”
“我叫它袋竹刀。手柄的确是竹枝,刀身则是用一片片细竹条围成空心圆柱,再用皮革包裹而成。这是我发明的,和木刀一样是用来练习剑术的东西。”
“哦,这样。”
“握在手中感觉如何?挥一挥试试。”
“很轻哦,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