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堂

繁体版 简体版
君子堂 > 青雪 > 第164章 第一百六十一章,要专心

第164章 第一百六十一章,要专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个玩笑而已,但是似乎并不是很好笑。

至少对泷川俊秀不是。

她那傻缺的笑容,面对的,是一张严肃的面庞。

“可不是这样,青鸾。”

泷川俊秀很少用这样的口气和她对话,几乎是语重心长,“一人战胜五十人,虽说是有弓箭从旁协助掩护吧,但确实是一件很厉害的事情。然而这只能说明,你的体力很好,意志力顽强,仅此而已。”

“……哦。”

青鸾也感觉自己刚才吹牛吹炸了,不好意思地嘟囔着。

“你的剑术,虽已有所成,对战一般敌人绰绰有余,但仍未至完美之境,面对高手,只怕还是不足。我记得,你是不是和一位新当流的武者决斗过?感觉如何?”

“呃……他很强。”

青鸾回忆着,过去的细节未曾注意,现在回想,开始变得清晰,“出手迅速果断,直截了当,每一击都很沉重。我也是在周旋了很久后,才抓住了破绽反击得胜的。”

“是啊,如果今后遇到更强的高手,那么恐怕你便无法得胜了。高手或许无法像你一样能面对五十人全身而退,但是一对一作战就是另一回事了。只需数招——甚至一招,便可将你击败,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

泷川俊秀就像一位老师,对着学生谆谆教诲。他伸出一只手,扶住她的肩膀,看着她的眼睛,语重心长地说教,“要记住我对你说的话。武学永无止境,时时都要有进取之心。对于我们来说,这是非常重要,可说生死攸关的事情。”

“我知道了,俊秀。”

青鸾抬头,看着他,认真回答,“我会一直学习,一直练习的。”

“就是这种精神嘛。”

他又转而笑起来,拍拍她的肩膀,“没事,其实青鸾,你的剑术天赋很高,学得真快,多加练习,我相信用不了多久,这新的六式剑法,你便可融会贯通,或许,甚至能够将其发展创新,以后自己开宗立派呢。”

“嗯。”

青鸾也笑着,“那是很好的,那样——”

话说到一半就停住了,笑容也是如此。

“怎么?”

见她再次低垂下头颅,调转目光,变得失落。泷川俊秀问道,“那样就怎么了?”

“……没事。”

不愿再说的拒绝。

“说吧,怎么?”俊秀却是在追问,“到底怎么了?”

“没,只是……我想说……”犹豫着,或许是心知就算今日不说,以后也躲不过去,终究要面对的。她还是将话说出了口,“……学成之后。那样我便可以回明国去见戚将军,在军中教授更多更好的剑术了。”

说完,青鸾望着他。

等待着,不知会有什么回应。

“那,的确是很好的。”

微笑,真诚的微笑。泷川俊秀点了点头,“传道受业解惑。为你的同胞,你的国家,做出这样的贡献,那的确是很好的。”

“……可……”

青鸾依旧犹豫,不由自主地,瞥向远处,那依旧倚靠栏杆的红色身影,“这是日本的剑术,我学成之后,带回去,就要用来……”

“武学无国界。”

俊秀挺直身体,笔直地站立起来,原本用于倚仗的木刀,持在手中,手指翻腾,又一次灵巧地转了一圈,“行了,休息够了吧。我现在来教你最后一式,第十一式,五月雨。”

“……”

唐青鸾依旧坐在木箱上,手中湿润的头巾,贴着额角的淤青,脸上的表情,依旧是心事重重的迟疑。

“喂,打起精神,青鸾!”

他说着,走向空阔的甲板,“用心学习啊,可别再走神开小差,学了半吊子模样,回去会很丢人的。”

“……嗨!”

青鸾跳下木箱,终于不再犹豫不决,手中青色的头巾扬起,在空中甩落几滴水珠。她拿起木刀,朝俊秀跑过去。

“对了,你还不会说日语,以后有空该教你一下。”

俊秀微笑着,双手握住木刀,放低置于身前,摆出架势,木刀斜向上指着前方。那是唐青鸾还未曾习得的,第十一式,五月雨的起手架势,“那么,先看我打一遍,观察我的动作,注意流程。”

“嗯。”

青鸾点点头,站在一旁观看。

这一次,专心。

“——”

泷川俊秀深吸一口气,然后,呼喊一声,“—∠!”

脚步,迅速地迈动,身体,随之前进,手臂运动,手中的木刀,朝前刺去——

“出雲介——!”

不远处,从舱房传来的喊叫,令俊秀的动作骤然停滞。

青鸾看见舱房门口出现的一个男人,身材高大,脑门光秃秃的,相貌很是凶狠。她曾见过这人,但并不认识,是俊秀的相识。

“どうしたの、勘兵衛?”俊秀用日语对那人回话,脸上表情似乎不太高兴,也许是因为被打扰了。

“話し合うことがあります、ここに来て!”

青鸾一个字都听不懂,只看见俊秀不满地放下木刀,转身面对她。

“看来得等一会了。”他说,“我朋友找我有事。”

“哦,没什么。”

青鸾点头回答,握着木刀站在那。

“嗯。”

俊秀也点了点头,而后将木刀收在腰带间,便向舱房走去,“等我回来再教你,很快的,青鸾,等着啊。”

“……嗨。”

不再说更多,他向远处走去了。

青鸾依旧站在甲板上,双手握着木刀,局促地不知该做什么。站在原地等候?

她看着俊秀跟随男人走进舱房,男人关上房门前,似乎还瞪了她一眼。

错觉吧,或许。

现在要继续在这里等吗?

她不知该怎么办,额角的淤青又开始疼了。

四处张望,甲板上,只有几名工作的水手,忙碌自己的活,从头到尾都没理过他们。

以及,站在船边,望着海的红色身影。

……

唐青鸾犹豫着,最终,还是朝着那身影,一步又一步,慢慢地,走过去。

接近,一点一点的。

“找我?”

或许是听到了脚步声吧,或许是见到了影子,一定是这样。王红叶转身,面对唐青鸾,“有什么事?”

她还是那个样子。

红衣短衫,长发垂落,红色的头巾下,那漂亮的脸庞,平平淡淡的表情。双眸明亮,视线是漫不经心的。略略弯曲的嘴角,很难说是在笑,也很难说不是。

她背靠着栏杆,身后是蓝色的海洋。

“嗯,什么事?”

见青鸾不回答,她又问一遍。

“呃……我刚才在练剑。”

“我听到啦。”

她说着,伸手,指了指青鸾额角的淤青,“疼吗?”

“有点。”青鸾笑了一下,手中攥着带水的头巾,如实回答。

“哦。”

很简单的回复,“继续敷一会,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哦。”

同样简单的回复。她举起头巾,按在淤青上,然后便不知该说些什么了。

很尴尬。

该说什么,快想,该说点什么的。

……

想不出来。

但唐青鸾依旧站在她的面前,依旧没有走开。王红叶,则也静静地望着她,等待着。

这真是太尴尬了。

尴尬的沉默。

“唉。”

王红叶叹了口气,那双眼睛仿佛能看穿她内心似的,令青鸾感觉很难受,所幸偏转开了,“你只是想来闲聊两句,对吧?不管说什么,只要聊上两句?”

“……嗯。”

“行吧,那还是我来起头好了。”

王红叶说着,伸手,指向东北方,“从赤尾屿出发,我们已经航行了三十三天。照这个速度前进,再过三日便可到达平户。”

“这样呀。”

青鸾看着她手指的方向,能见的只有一望无际的蓝色。然而,知道了时间之后,内心仿佛也多了一份期盼。海的确是很漂亮的,但——别在心里想,说出来呀,“真好,我都很久都没看见陆地了。嗯……虽然海景是很漂亮啦,但看了那么久,总觉得有些单调。”

“我们会经过五岛,大概两天后吧,那时你能看见五座邻近的岛屿。”

她继续说,“你还记不记得,我对你提起过,我父亲来日本时,第一次看见的就是这五岛,所以他后来也常常自号五峰商人。”

“这样呢。”

只是简单的回应,青鸾并不是很想继续顺着这个话题说下去,“我们只是经过那里?”

“对,不登岸,直接去平户。”

王红叶继续说,“船只靠岸,你就踏上日本的土地了。”

“嗯,我还是第一次来。”不然呢?真是废话。

“不然呢?”

王红叶翻了个白眼,“你好像本就不该来的吧?”

“呃……”

“别误会,我不是不欢迎你。”

她摆摆手,脸上依旧带着那或许是微笑的表情,“只是,我们本该在赤尾屿分别的,或者捎你回大陆的港口就分手才对。可谁能想到呢,你和俊秀是有渊源的,结果你还是选择来日本了,这真是……会很麻烦的。”

“麻烦,怎么会?”

青鸾其实知道。

“怎么会?你是军队的吧。现在这样上了倭寇的船只,跟随倭寇去了日本,回去你要怎么解释呢?”王红叶看着她,说道,眉头也轻微地皱起,“会很麻烦的。赤尾屿的守卫一定已经把情况报告了上去,你又不能说你是作为俘虏被迫的。我比较担心,你回去之后会受到投敌的怀疑。”

你也比较担心?

别纠结这些无关紧要的细节,天哪。不觉得很可悲吗?

关注重点。

“嗯,是啊。我也这样想过。”

叹气,“我想想该怎么解释吧。其实当时在岛上,我也犹豫,俊秀也对我说过这些话。但我还是选择和你……们一起乘船。一来,听俊秀说倭寇已经不再进攻台州一带了,五月在长沙县被打败之后,再也没什么动向。所以倒是不必担心自己不回去是失职。虽然实际上也的确是那样的。”

“原由是我造成的,你不用为此自责。”

“……嗯。”

青鸾继续说下去,“二来,我也确实是想来日本一次,前来……祭拜故人。所以就来到了这里,这确实是我自己的选择。我想回去之后,我也确实该为此承担责任。”

“是啊,你愿意这样想,倒也是你自己的事情。”

王红叶抬头,看着同样湛蓝的天空,“有情有理的选择,我不好说什么。不过我觉得,这也是俊秀的错误,他不该对你继续谈论那些你们之间那些过去的事情,勾起你的心事,让你做出这样对你自己不利的选择。”

“但……”

“当然,归根结底,起因还是在我。”

“……倒也是。”

回答之后,青鸾才意识到,对方的最后一句话是有歧义的。

踏上船只,一个月的航行,漫漫长路。一个月处于蓝色海洋的包围之中。远离故土,前往陌生的国家。纠结着做出选择。起因还是在她。

这句话是有歧义的。

她也注意到了吗?

方才望着天空,此时听到她犹豫的,却是认同的回答,头又再次底下,面庞再次正对,那目光又再次回到她的身上,再次让她觉得不适。褐色的一双眼眸,看起来太过熟悉,又太过陌生了。

王红叶不再倚靠栏杆,身体一撑,站直,朝她走近一步。

“你是为什么要上船,要来日本的呢,唐青鸾?”

她问,一字一句,认真地询问,“为过去,为故人吗?”

这,同样是有歧义的。

“究竟是为什么呢?”

“……”

青鸾没有回答。

看着,靠近的人,那熟悉的面孔与衣着,熟悉的双眼,熟悉的红色。面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又同样,是那么陌生。过去的记忆,故人的影子,总是会出现在眼前,与这现实的陌生人重合在一起,令她难以分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