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堂

繁体版 简体版
君子堂 > 江瑶的种田生活 > 第20章 第 20 章

第20章 第 20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早晨的日光照向院内,李文杰刚刚把房间里的卫生打扫完。

“文杰,现在你爸的坟已经修缮好了。你接下来做什么打算?”

村长李国富推门而入。

“叔,我打算找个班上。”

“嗷嗷,你知道快递接收点吗?”

听闻李文杰的话,村长状似无意的提起。

“就是一个快递收发站。”

李文杰搬出个板凳,李国富摆摆手。

“我不坐了,地里还有活呢。今天来就是有件事给你说一下。

现在乡上下来几个名额,类似于给别人送快递。

钱的话按快递大小体积,具体的我还不太清楚。

主要是快递到县城中转点。我们有人去中转点把货取上,拉到李家村,李家村再把货送到各家。

现在就是从县城取货的人是王强,要找个送货的人。

送货的人想着让你大伯去,你看怎么样?”

李文杰想了想。

“我大伯这几天给瑶瑶家的树浇水去了,等他来我问问哈。”

“行呢!你们父子商量,我就不掺和了。有结果给我说一下哈!”

“好嘞,国富叔你忙哈!”

李国富像火烧屁股一般,说完立马去了地里。

这几天西红柿幼苗爬藤,长势喜人。

他得去再看看。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到了十一月。

近日,李家村一带通了快递。

李仁军每日忙的脚不沾地。

侯菊兰家的农家乐扩建了一番,国庆节前后还承包了几场村里的红白喜事。

可最令全村人瞩目的,无疑是村里种植大棚西红柿的几家。

李家村的露天西红柿一般5月份前后种植,7、8月份采收。

一年辛苦几个月,一亩地便赚个千数块钱。

运气好的话,还可以上万。

如此一来,除去成本、材料费、人工费,还能剩一点。

对于这个结果,村里人也欣然接受。

过了中秋,村里人便将地里的活全部收尾。

遂即进县城,去里面找个零工干干。

等到时光轴一拨动,新的一年又要到了。

可是今年的李家村,有了个毕业归来的江瑶,一切注定不一样。

“自从8、9月份,这里的西红柿退市后,现在市面上的西红柿一斤3、4块钱。气死个人!”

“唉!没办法啊!我们现在种西红柿,没有控温的大棚,温度低的它不长啊!”

“有个新闻看了吗,有人大棚里升火保暖,结果大棚不通风,二氧化碳中毒拉去医院了!”

“看得出来,这次江家他们是赚了。”

“赚不赚还不一定,他们投的本大啊!”

“就是就是,那个设备就上万了!”

“再说了,现在没有菜贩子,往哪买啊他们?”

李家村路口,闲下来的人七嘴八舌的交谈。

说起这几天江瑶家即将下市的西红柿,众人议论纷纷。

起因是今天上午,江建国手里拎着一袋西红柿,逢人就发,劝人尝尝。

路人猜测,那几个定是棚里早熟的极个别,一般大家种的都这样。

估计再过三两天,他们家的西红柿便会大批量收货。

不料下午,李家村村民都被马路上出现的大卡车吓了一跳 。

红色的大卡车车身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打开车门,叠起来的蓝色蔬果篮被人取下。

大棚内。

采摘机器人有条不紊的采摘着成熟度达标的西红柿,放进随身携带的框内。

卡车司机在驾驶室,等着蔬果篮上车。

“瑶瑶,这县里的蔬菜供应商,你哪里来的渠道?”

村长李国富抽空,走到江瑶身边。

江瑶正笑意吟吟看着眼前丰收的一幕。

抬头。

“国富叔,县政府前不久推出的助农网。

在里面下单,输入地址和种类即可。

县里会安排菜库工作人员上门取货。”

说完,江瑶看了眼前面。

“等等,这几筐留下来吧!”

眼见第一茬西红柿还有几箱上车,江瑶出声。

江建国一时间还有些纳闷。

“这些留下来做什么?”

“爸,给农业大学的朋友!”

“奥,忘了忘了,要不我去车上再搬一些?”

“不用了,这些就够了。”

江瑶拿出手机,听见李叔在旁边叨叨。

“哎呦,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季节,我们的西红柿连价格都不知道,就给人家装上车了!唉!”

“在我家下川里的地头。叔,你直接来取吧!”

打完电话的江瑶,将手机握在手里。

“叔,给你留个底,我们的西红柿2块钱一斤!”

“2块钱一斤,地头价?!”

“嗯呐,地头价!”

“什么?2块钱一斤?我不同意!”

前一天,农业局李斌的办公室。

市场局负责人张宇看着手上的方案,提出了异议。

“我们从外面省份调来的西红柿,市场价普遍在2.8块钱左右波动。

怎么收购本地西红柿要2块钱?

起码1块钱左右才合理!”

李斌看了眼沈忱,沈忱会意。

“你的意思是菜农赚一半的钱,菜贩子赚一半的钱,是吗?”

张宇呛声。

“那可不!”

李斌喝了口水,沈忱又道。

“李家村这一带,反季节蔬菜是一片空白。

若借此契机,菜农腰包鼓鼓,明后年的盛景,不言而喻。反之。”

沈忱打了个关子。

“反之如何?”

“你自己想吧!”

沈忱苦涩的笑了下,张宇会意。

眼下十一月份还好,就怕冬季。

冬季下了雪,市场蔬菜供不应求。

外地的蔬菜来不了,本地的蔬菜有限。

这样一来,蔬菜价格就会上涨。

上涨的菜价对于某些人来说不是什么,但对于普通人,却又是一笔计划外的开销。

张宇抿了抿唇。

厚厚的眼镜里闪过一抹决绝。

“那就定价2块钱!”

说完的张宇恍然。

“怪不得前几个月催着我在助农网里建设一个蔬菜供应专栏,还开通了专门的渠道。

原来在这里等着我哈!”

李斌和沈忱对视一眼,微微勾了勾唇。

“天呐,2块钱!”

得知价格的张爱萍,恍若在梦里。

前不久,她家的地头西红柿还是1毛5一斤,2块钱一斤是什么概念?

就是相当于前几个月,十三四斤的西红柿价格,等于现在一斤西红柿的价格。

这其中的震撼,不言而喻。

张爱萍擦了下眼里流出的泪。

心里微微有些心酸。

想起自己曾经早出晚归,将西红柿苗当做珍宝一般精心呵护。

不料一斤几毛钱。

就这样,她和李国富也没想着放弃。

总想着一觉起来,蔬菜价格上涨一点。

5毛最好,1块钱就撞大运了。

2块钱,简直听都没有听过!

震惊的不止张爱萍,还有马文花。

马文花上午去外面,遇见江建国,拿了人家两个西红柿,说晚上做个西红柿鸡蛋面吃吃。

怎么一听,这玩意儿2块钱一斤。

马文花心里不是滋味!

自己爬天跪地种的,人家当做破烂收走了,结果现在这玩意一斤2块钱。

马文兰有些唏嘘。

“江建国家的,这玩意卖钱去吧!庄稼人啥不能吃!”

马文花抱着两个西红柿,敲响了江建国家的门。

“我婶婶你就小心的很呐!我们乡里乡亲的这么多年了,你吃我家两个西红柿咋啦!”

一听顾红的话,马文花苍老的脸上闪过一抹急切。

“这哪是西红柿啊!这是金疙瘩啊!”

顾红听闻,眼眶里闪过一抹泪花。

她也是从小地里爬着长大的,自然知道这个菜价对于农民来讲意味着什么。

“婶婶不要这么小心,以后你什么时候想吃,都有!”

“唉!好!”

马文花脸上笑开了一朵花。

这人活着不就图个相互照顾嘛!

这边的人都在西红柿高昂的价格里回不过神来。

江瑶的一句话,却惊的江建军等人的脑子卡顿了一下。

“瑶瑶你说啥?”

江建国有些没反应过来,又问了一遍。

“我说接下来我们要种植大棚小白菜!”

见众人还有些迷茫,江瑶长话短说。

“虽然西红柿行情好,但土地需要轮作。”

“可是我们不种这个,靠什么赚钱呢?”

刚刚还在兴头上的李国富,顺道问出声。

“这是个好问题。”

江瑶看了眼国富叔。

李国富感觉身后一凉。

“我的计划是,接下来种大棚的,不止我们三家,还包括李家村的人。”

扫了眼身边围着的人,江瑶的话语掷地有声。

“瑶瑶,不要胡闹。”

江建国出声呵斥住了江瑶。

李国富皱了皱眉。

“什么意思?”

“瑶瑶的意思是带着村里的人一起种!”

在一旁静默多时的江建军,懂了江瑶的想法。

“是的!”

“瑶瑶!”

见江瑶出声应和,江建国脸上闪过一抹担忧。

和人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江建国,何尝不明白家里姑娘的想法。

有些事,别人提出来是一回事;可是若你提出来,就是另一回事了。

这次不知撞了哪里来的大运,一路走来顺顺利利。

假如怂恿别人种了,到时候这么多菜砸手里。

那往后,李家村是断断待不下去了。

不止如此,李家村的隔壁邻舍一人一口唾沫,他们江家全部人都得被淹死。

江建国的担心不无道理。

江建军倒觉得没那么夸张。

这次他是看出来了,所谓行情好,无非就是打个产量战。

任何环境下,物以稀为贵总是有道理的。

李国富稍微一思索,也明白了。

他组织了下语言。

“瑶瑶,关于后面的事过几天再说。这几天先把剩下的西红柿卖了可以不?”

经过这一次,李国富对江瑶有了些不同的认知。

但是江瑶的提议,他还是要考量一下。

毕竟那个设备,可得万把块钱起步。

所以万事不决,拖字一决等八字箴言便可解决当下的困境。

得知父辈的态度,江瑶也不急。

总之一切都步入了正轨,那就慢慢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