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堂

繁体版 简体版
君子堂 > 江瑶的种田生活 > 第19章 第 19 章

第19章 第 1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浓烈的日光渐渐收了威力,江建国带着顾红,身后跟着戴帽子的江瑶和江醉星。

“瑶瑶家下地去呢?”

“是啊!马婶子,我们去看看。”

“嗷嗷。”

马文花蹒跚着脚步,向前走了两步,突然停了下来。

“我们前几天移的苗好着呢吧!”

“婶子,苗好得很。一个空窝的都没有!”

“那就好!那就好!”

顾红回头笑着回复,马文花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

她可是移西红柿幼苗的行家。

只是说起这西红柿,最近她才把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弄清楚,江建国家又吵吵着去种。

投了那么大的本,出不来可怎么办啊!

马婶子叹了口气。

“国富哥,晚上睡觉冷不冷啊!”

“不冷,白天太阳一晒,床上暖暖的。就是潮气大的很!”

江建国到了下川里的地头,对着不远处的地里喊。

李国富出了大棚,笑着回应。

他们是李家村第一批花大价钱买了设备的人,自然比较看重。

故三家一起轮流照看大棚里的设备。

自动化设备带了监控,夜晚监测到棚里人影移动便会报警。

只是三家都耗在这里不是办法,故轮流最省事。

这几天,移栽的幼苗在自动浇水控温通风系统下,长势喜人。

是以,江建国想着把架子搭好,以便于西红柿苗后续生长。

这样,施肥和除虫功能就可以启动了。

虽说自动化,可是水肥、农药还得自己配。

就是它可以监测环境温湿度与光照时间强度等,会自己智能调节。

这让靠天吃饭的江建国第一次对科技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

“瑶瑶,你可知道快递邮寄点?”

埋头在顾红身边跟着干了一会活的江瑶,听闻大棚外的声音。

“国富叔,听过,还用过咧!”

江瑶想了下,应该是快递接收点。

“嗯嗯,叔,那个在外面很普及的。”

江醉星闻言,也补了一句。

“嗷嗷,那个主要是干啥的?”

“就是和邮差送信的一样,只不过可以送东西到你家。这个东西就是你网购到县城的东西。”

“奥。”

听闻江瑶解释的李国富,神情有些凝重。

“这个就是网上买的东西,来了送到固定的点是不?”

李国富尽力理解江家姐弟的意思。

他们这边离县城和市区一样远。

属于一个两不沾的地方。

所以网上买东西,人家嫌太远不给送。

东西要么放在县城,要么放在兰州。

农村人又不天天进城,进城有时候还找不到那个放的地方;稍微取得一晚,人家还给退回了。

久而久之,也没有人去买了。

况且李家村附近每周五有大集。

对比一下,赶集多方便啊!

“是的,叔。村里有人要开吗?”

“还不确定。上面说需要这么一个点,还要再招几个熟悉村里的人。”

“嗷嗷。”

江瑶点了点头。

“不说了,我也去忙了,闲了聊哈!”

“好呢,叔。”

李国富挥了挥手离开,江建国眉头一皱。

“知道那个活谁去干好吗?”

“谁?”

“王强他媳妇,马芸!”

听闻老爸的话,江瑶想了一下。

“嘿!也是。马芸家开着小卖铺,多方便啊!”

“干你的活吧!爷俩天天瞎操心。”

被老妈呵斥了,江瑶和江建国对了个视线,不发一言。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见老姐吃瘪,江醉星小人得志,笑的有些猖狂。

“笑屁,你也是!”

顾红的无差别攻击,使得三个人都有些想笑。

侯大姐农家乐。

“你是怎么知道这要人的?”

送完一波中午用餐高峰期,侯菊兰在灶台旁和着面,王兰洗着碗。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我的一个朋友说的,叫侯虞。她说来这吃过饭。”

“嗷嗷。”

这么一说,侯菊兰好像有些印象。

她仔细思索了下。

这里来的客人都是老带新,大多都可以猜个七七八八。

叫侯虞的这个名字她没听过,估计就是她们。

侯菊兰眼里闪过一抹笃定。

“是不是她姑娘长得比她高?”

“好像是的,两个人都不怎么胖。”

王兰皱眉想了一下,顺道搭了话。

“那就是的。”

“什么是的?”

听到侯菊兰的话,王兰不解地问。

“上次她们吃饭多给了钱,你下次休息把钱给她们带回去。”

“家她们下次来你给她们吧!孙涵经常带着她妈妈四处玩,保不齐那天就来了。”

得到解释的王兰,觉得她拿钱的行为不妥当,一口回绝了。

侯菊兰想想也是。

这不双盲嘛!

“行,那你到时候也提醒我一下,我怕我忘了。

侯菊兰给面团上裹了塑料,等着面醒发一会。

侯菊兰家隔壁。

“红军叔,这边不要砌格子,留下几个框框,大方又美观。”

李招娣站在齐腰高的砖墙边,对着一旁的李红军说。

李红军正卷着烟,打眼一瞧。

“招娣,就按你说的来。”

自那天想要扩建农家乐,江红军便把算盘打在了荒废多年的隔壁家。

隔壁曾是李家村一对老夫妻的家。

那家老夫妻无儿无女。

晚年基本上靠李家村的众人帮衬。

今日你送一碗饭,明日我端一碟馍。

前几天你洗了衣服,过几天我去把缸里的水挑满。

两老人相继离世后,村里出面为他们办了葬礼。

故这座院子,现在归村里所有。

前几天江红军向村里提出,这个地方他目前需要,打算租下来扩建农家乐。

租金的话村里没具体说,大概就是以后村里需要出面办红白喜事,江红军家须承办酒席这一部分。

江红军想了想。

反正都是做饭,多做少做没什么区别,便一口答应。

不料后来忙的脚不沾地的江红军,后悔不迭。

这是这里先按下,暂且不表。

是以,侯菊兰家的隔壁,寂静多年的院落,又一次开始了喧闹。

老人家的院子是个大的正方形。

朝南方向是三间房。

厨房、主卧和客卧挨着。

对面便是几个储藏间。

其它部分,划分为一个个小的花园。

老太太身前爱种花。

是以,她留下的向日葵,正开的热烈。

另一块花园里还有株凋谢的牡丹。

等到花开,那颜色艳的逼人眼。

中间便是大大的土院子。

江红军和村委商量,老人家院里的整体布局不变,只是会稍作一些改动。

四个角都有绿植,绿植旁便搭建遮风避雨的木头小亭子。

中间的土院子便用砖块隔出2*4的小隔间。

小隔间搭上顶棚,建起承重梁。

这样,比露天要好一些。

房子里的主体构造不变。

只需把墙一粉刷,摆上桌子和绿植即可。

如此一来,以后夏天来人再多也不怕。

说干就干,江红军找到村里有瓦工基础的李招娣,当先锋。

“叔,实话跟你讲。我这次来家就是上家客户嫌弃我是个女的,又嫌弃我爸死在给人盖房的途中,嫌我晦气。”

听闻江红军的需求,李招娣原本想一口答应的。

但她想了想,脸上闪过一抹难色,还是说了出来。

“嘿!你这个姑娘小小年纪怎么讲究多的很。”

听闻李招娣的想法,江红军不在意的摆摆手。

“村里人还说姑娘家印的烧纸,阴界的老人家们用不上。我们家基本都是瑶瑶和她弟在印。这么多年还不是过来了?”

江红军睨了李招娣她一眼。

“你的手艺好着呢!小小年纪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不要别人说你不好你就觉得不好。你自己要把自己当回事。”

说到这里的江红军,喝了口李招娣泡来的茶。

“我们家瑶瑶原本打算让人家考个事业单位呢!结果人家一毕业,铺盖卷上回家种地来了!

现在他爸妈和我家老二还有你村长叔投了不少钱进去。

西红柿每年我们村里人种的什么情况你也了解,可瑶瑶就觉得她种的能卖钱。

唉!我家那个姑娘麦子和草都分不清,还种地,想想也有些让人发笑。”

说到这里的江红军望着李招娣,语重心长的道。

“瑶瑶敢想就敢干,我们家农家乐也是她带着捣鼓起来的。”

说着,他话锋一转。

“招娣你自小跟着你爸耳融目染,你又能吃苦。现在有见识有手艺。

这次你不要怕,放心大胆地干!”

听村里有人提起早已去世多年的老爸,李招娣眼眶有泪花闪过。

她从没想过,自己在村里长辈心中,是这种评价。

思考了一会的李招娣,收起脆弱的情绪。

“行,叔。那后面你就说怎么做,我干就成。”

“嗯,行!”

等到江红军离开,李招娣往外打了个电话。

“喂,苟经理吗?我是上午打电话的李招娣。前面应聘面试超市收银员的岗位,目前我有事不去了,不好意思哈。”

回拒了招聘软件上找的工作,李招娣去杂物间,拿出了她前几天丢进去的东西。

几天前,李招娣一到家,便将手里的物件一股脑放到了杂物间。

“放下干什么,以后不干了吗?”

目睹一切的吕文岚,出声。

李招娣咬咬嘴唇。

“不干了,准备去打工。”

吕文岚叹了口气。

于是,这几天。

李招娣和吕文岚两人把家里里里外外打扫了下。

等一切都规整好,李招娣便想着去市里找个工作,去赚点零花钱。

不料红军叔来找她。

姜家泉。

一座农家二层别墅小院里。

“闵正浩,你怎么一和姑娘讲话就脸红啊哈哈哈哈哈哈!你可怎么讨媳妇啊?

婶子,我哥快奔三了吧?”

孙涵坐在遮阳伞下,看见身旁坐着的腼腆的男生。

不禁有些失笑。

“哥,头慢点低,再低把脖子压断了!”

见闵正浩有些害羞的低头,孙涵故意打趣他。

“孙涵!”

侯虞叫了孙涵一声,暗示她不要过分。

孙涵会意。

想了想,便拿起手机开始码字。

“唉,我和他爸也开朗着,怎么生的小孩内向的不行。”

侯姬叹了口气,有些发愁。

她的儿子眼见奔三,还没一个媳妇,家里条件也不差。

这可不愁人嘛!

浓绿树荫下坐着的一桌人,不知道,月老早已为一对新人悄悄牵好了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