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堂

繁体版 简体版
君子堂 > 谨遵医嘱 > 第25章 第 25 章

第25章 第 25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从上到下翻,照片强行倒叙着熟悉的记忆,温余从毛概删到马哲,素材没捞着几张,倒是让他想起了很多乱套的回忆。

剩下的就是假条,各种假条,写个生也要进医院,看个展也要进医院,大学生医保绝对是让温余买对了。

以至于后面导员已经习以为常了,因为温余他是真脆皮啊。

温余翻了很久很久,感觉已经到了该睡觉的时间了,窗户还没关,窗帘被风吹起来一荡一荡的。

现在这个事情已经脱离了最开始找动作素材的目的,温余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动作素材同样具有时效性,人的审美是会变的,翻到大二大一的照片,就算有素材也很难用的到了。

他烦了累了,干脆直接向下滑,滑倒最底端,随后扔到了被子上。

晚上有点冷,他要去关窗户了。

温余一起身,完了,腿麻了。

动一点都不行的那种。

温余闭上眼,哐当又躺回了床上,那就再等一会吧。

他仰倒在床上,眯着眼看着天花板,大灯是关了的,只有床头留了个小灯,风翻过窗帘从边边角角漏了出来。

温余思考,为什么总是在不停的和过去相钩连?

明明他的毕设名字是有关于阳光,未来的。明明,他身边的人都希望让他别回头。

温余捞起埋在被子里的手机,不知道它自己划了多久,照片已经到底了,他就瞄了一眼,愣住了。

那个装着曲奇饼的盘子,还有手。

六年前的他,把那张没有发在私密朋友圈里,本应该随着丢失的手机和聊天记录一起消失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的照片,收藏了。

是江盼的手,温余一眼就认得出来。

六年前的行为艺术,最后一瞬间,他留给了未来的自己一个接口。

温余无法描述那一秒仿佛被命运击中的感受,他就是一下子愣住了,然后愣了很久,久到自己再起身的时候,腿已经完全不麻了。

竟然真的是他。

温余翻到的这张照片是完整版,桑迎描述的是他裁剪过后的,只有手和盘子以及曲奇饼,其实当时他拍了全部。

点开小图,完整版的图片就猝不及防的布满了手机屏幕。再退出去,就自动跳到了这条收藏里,和图片一起被收藏的还有一条消息,是和文件传输助手的聊天记录。

喜欢,很喜欢。

温余有那么一瞬间是想哭的,这是不是意味着,不是他的身体在警告他远离江盼,而是自己和六年前的自己一样,不约而同的再次爱上了同一个人。

无论他离开多少次,只要再出现,温余就会不可避免,退无可退的爱上同一个人。

最重要的一片拼图被找到,其余的信息虽然零碎,但他已经拿到了最关键的证据。

温余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爬起来关上窗户,又是什么时候昏昏沉沉的抱着手机睡过去,他只知道当他再次睁开眼的时候,是被阳光刺醒的。

温余眯着眼缩回了被子里,被子黑暗,温暖,柔软,强烈的日光洒下来也只是能让被子有了朦朦胧胧的光亮。

他摸到缠在被子里的手机,再打开的时候,依旧是昨天晚上没有关闭的图片界面,这个时候温余才有了真实感,昨天晚上的一切都不是梦。

推理正确的喜悦一晃而过,随之而来的便是更加浓烈的惶恐,他那几个月,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个很简单的办法,他可以拿着照片去找江盼,然后问他究竟有什么难言之隐。

对,温余已经有些头绪了,他现在觉得江盼是有事情瞒着他的,就和他的“车祸”有关。

但倒也没有特别重要,温余有些迷恋上这种自己动手抽丝剥茧的感觉,不着急啊,他慢慢找,既然江盼可以温温柔柔的堵他的退路,那他为什么不可以学呢?

在江盼和穆歌忙于赵晓涵的实验项目时,温余已经暗搓搓的寻找别的突破口了。

医院

多专家会诊

“化疗效果不太理想,他身体承受力本来就差,副作用根本承受不住。”

穆歌虽然做了一瓶改良靶向药,但赵晓涵一直处于昏迷状态,这个方案就没有成为首选。

“但多发转移应该是控制住了,要不要先把化疗停了,去做放疗。”

“他的肿瘤边界不清晰,身体也不是能上手术台的情况,新的影像显示,虽然没有转移趋势,但尺寸还是没有控制住,一直在快速发展。”

“那先做放疗,穆歌,找时机给药,如果他的身体能承受住的话。”

“好,我会多关注一下。”

会诊没有持续很长时间,短暂的商讨过治疗方案之后,大家就都匆忙离开。

“诶你看看,这孩子还在ICU里呆着,这家长怎么就开上直播了?”

“这孩子,摊上这父母……唉”

江盼例行查房的时候,病房里家属的声音不可避免的溜进了他的耳朵里。他眉头紧蹙,心里一紧,强撑着冷静带着规培生查完房。

等回到办公室,江盼就掏出手机开始查最新动向,根本不需要他查,赵晓涵的家属真是互联网的奇才,轻轻松松就能把所有人的目光都汇集到一个地方。

[你在哪?]

[儿科门诊]

江盼把手机按灭,就要下楼去找穆歌,他不懂互联网,不知道赵晓涵的家属又是唱的哪出戏。

穆歌的脸色同样不好看,江盼敲了敲儿科门诊的门,直接走了进去。

“等我把病历录完。”

穆歌的手打字飞快,这是上午的最后一个号,目送这位抱着孩子的母亲离开诊室,江盼坐在穆歌的对面把手机放在桌子上。

“她到底是想要什么?筹款是没到她手里吗?这么缺钱?拿自己的孩子当卖点?”

“真是丧尽天良了。”

“小黄车挂也不挂点好的,这都什么,保健品?这不忽悠老头老太那玩意吗?”

温余,桑迎和杨灿围在一个桌子前疯狂输出。

本来温余组这个局是为了商讨下一个切入点的,没想到赵晓涵又出幺蛾子,直接在热搜高高挂起。

营销号像是八辈子没吃过肉的狼一样,闻着血腥味就来了,又在网上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

“先是挑学校和学生的对立,又是挑诈骗老年人的三无保健品,他搁这玩暗访记者那套呢?”

漏洞明显到宛如盗号,各种官号下水科普,保健品应该认准什么标志的推文一下漫天飞舞,没人知道为什么这个号会莫名其妙的开直播。

“这是赵晓涵之前的就诊记录,他们一开始对准的目标就是医院。”

穆歌调出一份电子病历,肝母细胞瘤是儿童恶性肿瘤,二期的复发率并不高,尤其赵晓涵的分型是较好的分型,复发率就会更低。

“这不是咱们医院的就诊记录。”

江盼快速浏览了一遍病历,很正常的诊治过程,手术顺利,化疗顺利,分型良好。

“肝母细胞瘤复发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他们为什么要把矛头指向医院?这个治疗过程没有任何问题。”

“那你再看看这个呢?”

穆歌点开另一个新闻报道页面,一则通告,赵晓涵第一次就诊的医院,医务人员违规向多名患者推荐“三无”保健品。

“真是疯了。”

这简直是无妄之灾,天降一口大黑锅。

“他该找谁找谁去。凭什么让咱们站在中心让所有人来审判?”

这是诊室里另一个儿科医生说的,诊室里不止穆歌一个人坐门诊,第一医院的办公设备都更新换代过,其他医生只要留心,轻而易举的就能看到穆歌的门诊病历录入电脑上放的是什么。

“当一个普通人,突然拿到了巨大的曝光度,他会干什么?”

穆歌靠在转椅上转着笔看着江盼还有诊室的其他医生。

“会诉说自己经历过的所有的不公。”

江盼面无表情的说着穆歌想要的答案。

“对,舆论是会杀人的。”

网友是千千万万的,异常庞大且活跃的群体,三个臭皮匠都能顶个诸葛亮呢,万千网友群起而攻之,自然会有人从无数个角度出发揣摩曝光中心想诉说的真相。

很快就有人发现了小黄车售卖的三无诈骗保健品是很久之前R市一医院违规售卖的保健品。

越来越多不知真假不知用心何意的“受害者”从网络中冒出来,他们有敏锐的嗅觉,从巨大的曝光度中掺和进去,为自己赢得一杯羹。

可是在当年,通告自上而下审查,所有涉事医务人员全部被严肃处理,他们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却在多年之后再次被翻出来,接受来自网络的万箭齐发。

评论区里充斥着大量的“谁说互联网没有记忆!”,好像如此,开盒,辱骂,人肉,就成为了行使正义的正当途径。

小黄车挂的链接当然没有实体物可发,这要是发了货,大家的矛头可就不是指向医务人员了,但江盼提出了一个想法。

“我想要拿到当年这个‘保健品’的样本,它含有什么物质让他们认为这是害人性命的源头?”

“不用找样本了,这个东西虽然是三无保健品,但他们医务人员怎么可能不去规避风险,他们只是想赚钱,害别人性命岂不是自爆。这就是最简单的压片糖果,只是换了个包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