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楠:【今天可以带早餐吗?】
周日早上六点,林奕楠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和陈晗展开对决。
上周她硬是一大早发微信让自己不要带东西过去,这周该轮到他买菜了吧。
林奕楠换好衣服,洗漱完看了一眼手机,收到了陈晗的回复:【今天我要煮粥啦】
林奕楠:【那我带点卤水过去?】
林奕楠:【想吃什么?猪肠卤蛋?】
那头静了一会儿,林奕楠又补了一句。
林奕楠:【拜托拜托,给我一个吃卤水的机会】
林奕楠:【\可怜】
陈晗:【好吧,那再加一点香干噢】
林奕楠回了一个OK的手势。
吃完早餐回房间学习时,陈旸提了一句:“中午我妈会回来吃饭,下午她得带陈晗去家长会。”
林奕楠表示知道了,又随口问道:“陈晗成绩怎么样?”
“不知道。”陈旸回答得理直气壮。
林奕楠乐了:“你就这么不关心你妹妹啊?”
“谈成绩只会伤害我们本就不堪一击的感情。”
“上一中没问题吧?”
“实验班都没问题,你也不看看是谁的妹妹。”
林奕楠十分不走心地敷衍道:“是,旸哥牛逼。”
林奕楠听陈旸说过一两次,他们的母亲薛容是三中的老师,教高二物理。
竹城几所著名的高中,一中无疑综合实力最强,文理兼顾,理科更长。二中位置较为偏远,但对于培养文科人才独具匠心。一二中尖子层突出,而三中则是中等层厚实,生源没有一中那么好,但本科率与之相差不远,只是重本率略短一寸。
三中成绩这么好,与老师要求严格、学生自己刻苦分不开。
上次林奕楠买多了薛容的早餐后,陈晗就告诉他,周日不必算上母亲那一份。她认真向他阐述原因,说母亲周日在一家培训中心兼职辅导老师,专做高三物理的小班教学,因为距离不算近,母亲不到七点就会出发,早餐在路上顺手买了带去学校吃。
林奕楠听完倒是关心起另一个问题:“平时阿姨也不在家吃早餐吗?”
“看她那天早上有没有第一节的课吧,没有她就会在家吃。”
“那有课的话,你怎么办?”
“我就在去学校的路上随便找一家早餐店吃饭啊。”
“午餐也是这样?”
“那倒不是,我回家自己做。”
一个人在家吃饭是什么感受?林奕楠自己是不太喜欢。他的父亲工作忙碌,午餐时常在公司解决,母亲又因为工作性质特殊,几个月才回家一次,他们一家人聚少离多,但感情深笃,所以林奕楠尤其喜欢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感觉。
他尚且可以因为周日家里太空而选择与陈旸陈晗搭伙吃饭,陈晗却没有选择,无论如何她总是要一个人吃一餐。
林奕楠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觉得心里一阵酸胀。半晌,他只是抬起手揉了揉陈晗的脑袋。
倒是陈晗笑了:“干嘛呀,我会长不高的。”
“慢慢来。”
你可以慢慢来,不用急着长大。
薛容回来得晚,午饭也没法帮着陈晗一块做,大家坐下来吃饭时,她笑说自己是坐享其成,还很热衷于问林奕楠陈晗做的菜怎么样。林奕楠又偏偏很喜欢,看着阿姨一脸期待的样子就多用了些修辞,一时夸得天花乱坠,陈旸一直坐在那里憋笑,陈晗难得有些害羞,捂住耳朵默念不听不听,还让他快些闭嘴吃饭。
四个人欢声笑语地吃完饭,薛容把陈旸赶去洗碗,又拉着林奕楠喝茶唠嗑,还让陈晗作陪。
与同学的母亲能聊什么?无非是家长里短。薛容问起他家中有无兄弟姐妹,林奕楠说他只有堂哥和表弟,薛容听完却道:“哎,我们家晗妹是不是有魔力?”
陈晗立刻回头盯着自己的母亲,生怕她说出什么奇怪的话,结果还是听到她说:“不然怎么她从小到大认识的朋友,家里都是男孩?”
林奕楠差点没茶给呛到:“啊?”
薛容解释道:“晗妹从小到大熟识的朋友,男生也就罢了,连女生家里都只有兄弟没有姐妹的,真是巧了,你也是。”
林奕楠觉得稀奇,这可真是太巧了。不过他一向觉得陈晗的异性朋友会多于同性朋友,因为他发现她不论与大她多少岁的男性相处,与他也好,与自己的父亲也好,都不曾扭捏或生怯,从来都落落大方,是个爽利的性子。他还以为这只是跟在陈旸身后长大的缘故,原来还因为从小到大在身边的男性就多于女性?
这时陈晗的话打断了他的思绪,她一脸无奈地说:“妈妈,现在的社会,可不能封建迷信噢。”
林奕楠扑哧笑出声来。
这也太可爱了吧。
薛容摇摇头说:“这只是一种比喻,并不是一种迷信。”
陈晗也跟着摇头:“这只能说明我俩有缘,并不能说明我有魔力。”
薛容闻言挑眉:“哦?只许你讲缘分,不许我讲魔力?”
“不不不。缘分,是一种概率。而魔力,是一种玄学。”
“不不不。魔力明明是一种磁场。”
林奕楠听着这俩母女各执一词,据理力争,直想笑,但又不好大笑,只能憋笑。
这一家人真的太有趣了。
下午近两点,薛容就带着陈晗去附中了,一直到近四点才回来。
坐在客厅的沙发上,薛容让陈晗拿出她的试卷,一科科仔细地看,然后才对她说:“你来给自己做个考情分析?”
薛容语气平静,但陈晗不敢马虎对待,想了想才说:“英语的完形填空失分太多,物理的大题没有看懂题意,不知道要运用哪些公式。”
“那你打算怎么做?”
陈晗沉思了一会儿后,给自己制定好计划:“接下来的一个月每天专做两篇完形填空,先保持准确率,后加快速度,一个月后的月考再看成果。”
“有习题册吗?”
“待会儿就去买。”
“那么物理呢?”
提到母亲最重视的物理,陈晗也有些茫然。她想了又想,还是难以给母亲一个确切的答案,只模糊说道:“我只知道还需要多多刷题。”
薛容没有说什么,她拿起陈晗的物理卷,翻开大题对她说:“这道题有些抽象,不太常规,一时没想出来也很正常,不过这样的题目对开拓思维很有帮助,你看这里……”
随后薛容向她仔细分析了题目中的生活场景,题目中所提及的生活常识背后的物理原理也被她娓娓道来,原本对陈晗来说是一团乱麻的条件就这样被母亲梳理得框架清晰,再结合课内知识,陈晗触类旁通,很快就弄懂了这道题。
她点头表示已经学会了之后,薛容让她别急着写答案,而是先复述一遍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确定是真的弄明白后再将解题步骤誊于纸上。
薛容又给陈晗讲了几道题,她不是那种直接给学生分析题目,然后写出答案的老师,她更喜欢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这道题,让他们写下自己的答案。只有这样,东西才是自己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学生们很喜欢她,学起来也有动力,她的教学成绩便一直很好,常年任职高三。是因为今年陈旸高考,陈晗又中考,她才申请了教高二。只教一个理科班未免太少,学校又让她再带两个文科班,不过只是应对学业水平测试,一周只有四节课,教学任务倒也轻松。
如果可以,薛容想尽可能多地,陪伴自己的孩子度过高考和中考,目送他们迈向人生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