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堂

繁体版 简体版
君子堂 > 佛系画师开始兼职做铲屎官后 > 第10章 第 10 章

第10章 第 10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房间,柔和的光晕铺满地板,空气中浮动着淡淡的咖啡香。

元裴坐在书桌前,手里捏着咖啡杯,目光落在手机屏幕上。节目组的拍摄安排已经发到了她的邮箱,今天的拍摄重点被清晰地标注出来——

「裴一与依依的日常相处」

她看了几秒,指腹摩挲着杯沿,眉头微不可察地动了动。

如果说昨天的拍摄还是以观察为主,今天的安排,明显是有意让她与依依的关系成为节目内容的一部分。

“……越来越麻烦了。”

她低声自语,目光扫过趴在桌边的程若依。

猫形的程若依安静地趴着,尾巴轻轻甩了甩,似乎对今天的安排毫不意外。

“怎么,不想拍了?”她懒洋洋地开口,声音里带着点若有似无的揶揄。

“无所谓。”元裴抿了一口咖啡,语气平淡,“只要不打扰到我就行。”

程若依轻笑了一下,没有再说什么。

她知道,元裴不是真的无所谓。

——她只是擅长让自己看起来无所谓。

上午十点,节目组准时上门,熟练地架设设备、调整机位,整个过程比昨天更加迅速。

今天的拍摄安排更加明确,导演组明显有了更清晰的叙事思路,镜头不再只是随意捕捉画面,而是有意引导出“裴一与依依的日常”这个核心主题。

“今天我们会拍摄一些互动环节,比如喂食、玩耍、撸猫之类的。”助理导演翻着拍摄流程,“您不需要做额外的表现,就按照日常相处来就好。”

元裴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她本来就不擅长“表现”这种事,而综艺的拍摄方式也恰好符合她的习惯——不刻意引导,不强行制造矛盾,只是记录。

但即便如此,她也能感觉到,今天的镜头比昨天更加“亲密”了。

——不再是远远地拍摄,而是有意拉近了取景范围,让她的动作、表情都更容易被捕捉。

“咔哒。”

程若依懒洋洋地跳上书桌,落在元裴的数位板旁,尾巴轻轻地扫了一下屏幕。

摄像机的镜头顺势跟拍过去,捕捉到了这个画面。

导演盯着监视器,微微皱眉:“这只猫的镜头感太好了。”

“确实。”摄影师点点头,视线始终跟着程若依的动作。

一般来说,普通的猫对于摄像机的反应无非是两种——要么完全无视,要么警觉回避。

但依依不同。

她对镜头没有任何不适,甚至会在适当的时候“调整角度”,让自己的动作显得更自然、更优雅,甚至会避开光源过强的位置,保持最合适的曝光度。

这种表现,已经不像是一只普通的猫了。

“我之前有拍过动物类的纪录片,依依的表现……和那些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动物演员很像。”摄影师低声道。

导演没有接话,目光仍然停留在监视器上,思索着什么。

相比程若依对镜头的自然适应,元裴的状态则始终如一——冷静、克制,没有任何额外的情绪波动。

在喂食环节,她只是平静地拆开猫罐头,将食物倒进碗里,然后顺手摸了摸程若依的头顶,整个动作行云流水,毫无多余的表达。

“……能稍微多点情绪吗?”导演忍不住低声和副导演交流,“她真的太冷静了。”

副导演也有些无奈:“但她就是这种性格啊。”

他们很清楚,裴一的个人风格一直如此,强行要求她表现出更热络的互动反而会适得其反。

不过,也正因如此,这种极简风格的相处,反而塑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氛围——

冷淡、克制,却又带着不自觉的流畅和默契。

节目组原本希望营造的“治愈感”并没有完全展现出来,但意外地形成了一种新的叙事调性——“独立型养宠人群”的日常记录。

虽然拍摄还未播出,但节目组的工作人员已经在心里有了判断。

——“裴一”在节目中的表现,可能不会成为“最有综艺效果的嘉宾”,但她的个人风格,会让人印象深刻。

尤其是她和依依之间的关系——看似冷淡,但又不完全是纯粹的冷漠。

“她不会主动亲近,但也没有拒绝。”

导演看着监视器,若有所思。

“这种关系……会有观众喜欢吗?”副导演有些疑惑。

导演顿了顿,缓缓道:“不会成为大众流行,但会成为某一部分人的‘偏好’。”

就在拍摄接近尾声时,意外发生了。

摄影机还未完全关闭,程若依突然跳上了书架,尾巴轻轻一扫,将一只放置在顶层的画册拍了下来。

“啪!”

画册摔在地上,封面翻开,露出了里面的内容——

是一张半成品的人物素描,线条凌厉而细腻,眼神格外生动。

摄像师下意识地把镜头对准了那张画,导演也愣了一下。

“……这是?”

元裴垂眸,看着掉落的画册,神色不变,弯腰捡起,将画册合上:“没什么。”

她的动作没有一丝停顿,仿佛只是捡起了一张普通的废纸。

程若依却意味不明地看着她,尾巴在空气中慢悠悠地晃了一下,蓝色的猫瞳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光。

综艺录制的第二天结束得比昨天稍晚一些,导演组和摄像师忙着整理设备,工作人员陆续收拾现场。

元裴站在书桌前,低头看了一眼手机屏幕。

「任务进度:70%」

她的指尖轻轻敲了敲屏幕,眉头微微皱起。

这次的进度变化比她预想的还要小。

如果按照之前的推进规律,她一天的绘画量,至少应该带来5%以上的增长,可从昨晚到现在,这个数字的波动仅仅只有3%。

“还是太慢了……”

她低声呢喃,视线落在任务界面上,目光逐渐冷静下来。

系统规则已经彻底改变了。

程若依跳上桌,悠闲地趴在一旁,尾巴扫过数位板,漫不经心地看了她一眼:“还在看进度?”

元裴敲了敲桌面,目光停在任务界面,开始梳理最近几天的变化——

1.作品完整度仍然是任务推进的关键,但增幅明显缩小,绘画的单一推进已经无法带来之前的增长速率。

2.直播过程中的观众讨论,开始影响进度变化,但并不是所有的讨论都有效,只有围绕作品本身的讨论才会有作用。

3.昨天的综艺拍摄并未影响任务增长,这意味着单纯的“曝光”不会让任务进展加快。

4.直播中,程若依被提及的频率增加时,任务增长会稍微快一点,但这个影响并不绝对,似乎和观众的讨论方向有关。

她眯了眯眼,指尖在桌面上轻点,最终得出了一个80%确定的结论——

“任务进度的推进,仍然是以绘画完整度为核心,但‘作品引发的观众讨论’影响了任务的增长速度。”

换句话说——

系统在让她画出“能够影响观众情绪”的作品。

程若依看着她,懒洋洋地开口:“所以,你打算怎么办?”

元裴微微抬眼,目光冷静:“画呗,都跟你合作了,再说了你还得帮我继续挣钱啊。”

她的回答听上去毫无波澜,仿佛这些变化对她而言并不重要。

但程若依却轻笑了一下,尾巴在桌面上扫了一下,意味深长地看着她。

元裴当然知道,问题已经变了。

之前的任务,只需要她专注于绘画本身,但现在,作品需要具备“情绪影响力”才能最大化推进任务进度。

——而她的画,从来都是冷调、克制的,远远算不上能引发共鸣的类型。

这意味着,她必须调整作画方式。

程若依像是察觉到了她的想法,微微偏了偏头,声音轻缓:“……你该不会,真的打算在直播里迎合观众吧?”

元裴的眉眼未曾波动,语气淡淡:“迎合?不存在的。”

她不会去迎合任何人。

但她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让自己的作品既保持风格,又能满足系统的任务需求。

“所以,你打算怎么做?”

程若依的声音里带着点揶揄,仿佛在等待她的答案。

元裴没有立刻回答,她低头翻开速写本,视线落在上面未完成的画作上,指尖轻敲着页面。

然后,她微微勾起唇角,冷淡地说道——

“就算是让观众共鸣,也得是用我的方式。”

元裴在手机上设定了明天的直播时间。

如果她的推测是正确的,想要任务进度更快增长,她需要让作品本身在直播过程中引起更多讨论。

但她不会去刻意制造“热点”,不会去讲解自己的作品,也不会去引导观众讨论某个话题。

她能做的,只有一件事——

用作品本身来让观众思考,让他们主动去讨论。

程若依看着她的动作,意味不明地“喵”了一声,像是带着某种期待,又像是在观察她会如何应对任务的变化。

她知道——

元裴已经开始尝试调整自己的作画方式,但她不会改变自己的本质。

而这,或许正是她和系统的对抗方式之一。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帘投下斑驳的光影,元裴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指尖轻敲着数位板。

她的直播已经开始了一小时,画作逐渐完整,而直播间的讨论也像往常一样活跃。

这已经是她不是她第一次在直播中绘制程若依人形了,观众对她绘画的目标早已有所认知,不再像第一次那样惊讶,而是习以为常地围观她的创作过程。

不过,今天的讨论,似乎还是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我又来了,看看今天的进度】

【这次的光影层次好细腻,感觉比之前更真实了】

【是的,特别是神态处理,感觉比前几次更加生动了】

【这次的构图角度好像比之前更偏近景?有意调整的吗?】

【老粉都知道,裴一的风格向来是冷淡、克制,但这次……不太一样】

【前几次她画的虽然也很精准,但这次的表情变化真的有点微妙】

【神态的细腻度提升了,尤其是眼神部分,情绪比之前更复杂】

【之前只是觉得像影后的剧照,现在感觉……更有个人感了?】

元裴的视线落在弹幕上,目光微微停顿了一瞬,但很快移开,继续勾勒画作的细节。

她并不意外观众会有这样的讨论。

——这确实是她目前为止,对“程若依”神态刻画最细腻的一次。

但她并不是刻意去做出这样的调整。

随着绘画的深入,她对程若依的理解也在逐渐加深——从最初的陌生,到现在的习惯性观察,她的每一次描绘,都是建立在日常相处的积累之上。

或许,正是因为她在画程若依时投入了更多细节,才让这幅画比之前的作品更具“真实感”。

她的画,正在被更多人关注。

事实上,在之前的几次直播中,影后粉丝群体就已经注意到了裴一的画作。

但最初的讨论还停留在巧合的层面,他们只是觉得裴一的构图与某些剧照存在相似性,却并未深入探讨。

然而,这次的画,似乎让粉丝们的讨论方向发生了改变。

粉丝群内:

【……裴一这次的画,神态太微妙了吧】

【之前我还能当作是巧合,但这次的处理方式,真的不像是随便参考来的】

【不可能吧?她的画风和影后完全不同啊】

【风格不同不代表没有观察过她的神态,某些微表情的把控太精准了】

【对比了一下,发现她之前的画确实没有这么细腻的神态表达】

【所以,她到底是影后粉丝,还是……她认识影后?】

相较于之前只是有人截图发到群里,这一次,影后粉丝的讨论从“像不像”变成了“她为什么会画成这样”,开始向更深层次的方向推进。

她注意到了讨论的变化,但仍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只是冷静地检查了一下任务进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