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堂

繁体版 简体版
君子堂 > 女相是怎样炼成的 > 第37章 盐铁司

第37章 盐铁司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有些人倒下了,但这世间大多数人还是站着。

一个家庭可能离不开支柱,一个氏族可能离不开领袖。可一个国家呢?没有谁是必不可少。

万倚手上捏着的,是整个国家的命脉,她是不会再让世家有机会沾染。所以,她要把这食盐像可以铸兵器的铁一样,围成铜墙铁壁。

新设立的盐铁司还没有走稳,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渗透进官仓的私盐暗网与黑市交易,怎么才能止住势头?杀?太麻烦了。

官轿刚转过潼水码头,万倚就闻到了那股味道——咸涩中带着铁锈味的河风。她掀开轿帘,正看见三艘漕船在晨雾中缓缓靠岸,船工们赤着上身将麻袋垒成小山,粗麻布上隐约可见朱砂画的鱼形标记。

万倚的手指在轿窗上叩了叩。蜀锦官靴踩上湿润的青石板时,她注意到脚边散落的盐粒在晨光中泛着诡异的青灰色。

随行的盐铁判急忙凑过来:“大人,这是今年第一批官盐,要即刻押往云岭仓...”

万倚未曾回应,蹲下身,指尖捻起几粒盐晶对着日光细看。

盐粒中混着细碎的黑色晶片,在阳光下折射出铁器般的冷光。

她忽然想起某一年在户部库房看到的密档——正是这种混入海水杂质的粗盐,让五洲上万人得了黑舌症。

风突然变得刺骨。万倚起身时,官袍广袖在风中猎猎作响:“开袋验盐。”

“这...漕运使那边...”陈砚的喉结上下滚动,额角渗出细汗。

码头上搬运的苦力们不知何时都停下了动作,沉默得像岸边林立的盐包。

万倚已经径自走向最近的那堆麻袋。腰间银鱼袋随着步伐晃动,袋中安东军的青铜虎符撞在翡翠禁步上,发出清越的声响。

她伸手要去解麻袋口的红绳时,一声尖锐的破空声突然撕裂雾气。

“大人小心!”

清莲急急出声,护卫的横刀出鞘声与箭矢入木声同时响起。

万倚保持着半蹲的姿势,看着那支雁翎箭没入身前盐袋三寸有余,箭尾的白鹳羽还在微微颤动。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青铜虎符,虎符上凹凸不平的纹路让指腹生疼。

万倚面容显得格外冷峻。那双一直平静的眼此刻更是如同深潭,倒映着跳动的火焰,却泛不起一丝波澜。

她的唇角微微下垂,形成一个近乎冷酷的弧度。

“清莲。”万倚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一种令人胆寒的平静。

“去查查今日当值的漕运使是谁。”

“大人怀疑...”

“不是怀疑。”万倚转过身,火光在她脸上投下摇曳的阴影,让人心生敬畏。

“即刻封锁潼水码头,所有在场人员一律不得离开。”万倚声音不大,但话落间,随行之人都快速行动了起来。

“我倒要看看,是谁这么有胆,拦在了我面前。”

远处传来安东军巡防营的号角声,万倚却仿佛没听见,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描摹着虎符上的纹路。

你有一碗浑浊的泥水,里面有沙子、泥土和各种杂质。你想要得到一碗清澈的水,该怎么做呢?

海水就像那碗泥水,里面除了盐分,还有各种矿物质和杂质。盐场要做的,就是把纯净的盐分“挑”出来。

海边一片片方格子一样的盐田。那就是在晒盐。

盐工们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几天的日晒,盐田底部就会结出一层白色的盐。然后,再把这盐分销各地。

既然,留着原来的世家培养的盐工还能惹出事端,那就釜底抽薪,不管盐,只管造盐的人。

至于那些盐工的生计,总会看清站对队伍的。

万倚组织了可用的有经验的盐工,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洗盐的工序。

刚结晶的盐还带着一些杂质,就像晒干的泥土里可能还混着草根。此时再用盐水冲洗盐晶体,把表面的杂质洗掉。得到的新盐比之前白了很多。

万倚命人带了这盐快马回京,上奏请皇帝赐名。

乾明殿内,鎏金铜炉中龙涎香的青烟袅袅升起。

詹无佑站在丹墀之下,听着古礼派的何萧慷慨陈词。

“陛下,万宣抚此去海州,实乃劳民伤财。”何萧的声音在殿内回荡。

“兵围盐场,辞去依此存活的盐工,耗费国库银两无数去开所谓的新法制盐……”

“詹无佑,万倚可是你的学生。”皇帝的声音从御座上传来。

“何卿所言,你有何话说?”

詹无佑上前一步,从袖中取出一个青瓷小罐:“臣请陛下御览此物。”

最近的内侍快步走下丹墀,接过小罐呈给皇帝。

殿内顿时响起一片窃窃私语。何萧看了一眼詹无佑,甩袖冷哼一声:“左不过一罐盐,也敢在朝堂之上污了陛下之眼。”

皇帝揭开罐盖的瞬间,声音戛然而止。殿内突然安静得能听见铜漏滴答作响。

“这是……”

皇帝从罐中拈起一撮盐,细白的盐粒在指尖流动,宛如月光凝成的细沙,“这是盐?”

“回陛下,此乃盐铁司新法所制之盐。”詹无佑抬起头。

她站在文官队列中,目光落在御座前那面蟠龙照壁上。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龙鳞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恍若游龙在天。

方知许注意到何萧的背影微微一僵,随即又挺直了腰板。

“这万倚颇得詹卿之法,这趟也确实没白走。”

皇帝看了新盐后,又开口道:“盐铁司推行新法,制盐有功。今赐新盐名‘玉晶’,以彰其纯。至于万倚,勤勉尽责,擢升三品正卿,赐紫金鱼袋,这样你师徒二人倒可继续相携,为我大乾做些实事。”

詹无佑感觉自己的心跳突然加快。紫金鱼袋,这是朝中重臣才能佩戴的殊荣。随后又立马冷静了下来。

皇帝这样厚赏,可不只为了新盐,万倚此行,把盐业收归朝廷,让皇帝又有一大裨益,这才是根本。

只是这样,她的那位徒弟,怕是要受古礼一派为难了。

她听着身后传来一片压抑的抽气声。越来越沉静。

“臣代万倚,叩谢皇恩!”

詹无佑额头触到冰凉的金砖。

她听见何萧压抑的咳嗽声,余光瞥见对方紧握笏板的手背青筋暴起。

起身时,她看见皇帝正注视着自己。那双深邃的眼睛里,似乎藏着什么难以捉摸的情绪。

走出宫门时,詹无佑回头望了一眼巍峨的乾明殿。

夕阳为殿顶的琉璃瓦镀上一层金边,却掩不住檐角那抹暗沉的青灰色。她忽然想起万倚来信上的一行字:

“盐铁之利,国之命脉。得其法者得天下,失其法者……”

詹无佑知道,这场关于盐铁的博弈,算是告一段落了。

海州,连绵的盐田在阳光下泛着银光,盐工们正在用新制的木耙翻动盐池。微风拂过,带来阵阵咸涩的气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