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江建国家的西红柿大批量下市,村里人已经眼红很久了。
首先,它的价格是美丽的2块钱。
其次,平常人家一亩地。
露天西红柿是3000-6000公斤的产量,可大棚反季节西红柿是8000-10000公斤的产量。
这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普通人家一斤5毛钱的西红柿,一年最多赚6000块钱。
这6000块钱,还包括材料费和人工费等乱七八糟的。
可反观江建国家。
就算人家亩产9000公斤,取个中间值。
则一次可赚3万6千块钱。
这简直就是旁人家的6倍!
但还有一个事实,人家是大棚西红柿。
意思是一年四季都可以种。
若一年种三次的话,再错开高峰期,就有大概十万的收益。
这一年的收益,投的本钱基本上出来了。
明年的话,人家岂不是赚了?
家家心里都有本账,又是种地的行家。
大概上可以估个八九不离十。
眼下,村里已经有部分人开始蠢蠢欲动。
还有一批人,埋头算算前期投入的成本,再看看自己的口袋,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时,李文昊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我也不想拐弯抹角,今天就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想问问建军叔家能不能带我们一起种大棚西红柿?”
感受到开会的人目光都集中到了自己身上,李文昊语气有些迫切。
“虽然我们也种,可是毕竟大棚这一事上没有经验。
若建军叔你们带着我们,那岂不是省事多了?”
被点名的江建军还没有说什么,在一旁的李永义却张了口。
“虽然大家都是一个村的,可他们带我们是情分,不带我们是本分。
这一点,大家还是要清楚呢!”
“永义爷,大道理你再不讲,我们都懂!”
人群里有人高声喊出来。
打眼一瞧,是李文昊的哥哥李文博。
李永义笑了下,正准备说些什么,旁边的李彦平开口。
“我先说两句。
我们在座的人,大多是在李家村土生土长的。
今日,我也把丑话说在前头。
大家要跟着我们种植大棚西红柿,我们都没有意见,甚至还很欢迎。
但是,若跟着我们种,万一赔本了,我们可不负责。”
这句话一出,人群中静了一瞬。
前面还跃跃欲试的几人,瞬间没了深吸。
人性是很可怕的东西。
若不涉及自己的利益,那么世人都会以道德的眼光审判旁人。
若涉及了自己的利益,那么很少会有人按照要求别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见人群中没了刚刚的喧嚣,李彦平又说。
“我自小在李家村长大,当然希望隔壁邻舍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所以听乡上说有个什么脱贫的计划,所以也起了心思。
今天给大家说个实话,我们几个人决定,带村里有意愿的人种西红柿!”
“这个好!这个好!”
“我就说彦平这个娃有前途!”
人群中声音渐强,李彦平放大了嗓门。
“我们种大棚西红柿,具体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打算找几个人承包土地,大面积种植大棚西红柿。
通俗的讲,就是我们给那几个人打工,年底他们给我们分红。
打工就是你会啥就干啥。
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地出地。”
“那不就是举全村之力开了个西红柿种植公司嘛!懂了!”
人群中有人应和,李彦宏点了点头。
“第二种方法,就是私人种植,我们提供帮助。
私人种就是自己种自己的,和别人没干系。
但是大棚的一些知识,我们早种了一茬,稍微有些经验。
你问我们的话,我们或许知道。
就算不知道,也会联系专家问问。”
说到这里的李彦平,扫视了下面一圈。
“不过不管怎么样,只要种植反季节大棚西红柿,大家都要签个免责协议书。”
“啊!”
“协议书?”
“就小心死了!”
人群里议论纷纷,刘彦平恍若未闻。
“我们不是不相信大家,只是想要一颗定心丸!”
李彦平补充了一句。
在上面坐着的李国富没有说话,显然是默认这个行为。
人群中有人三三两两的商量。
“想好了吗?想好了就报名!”
李宏彦见火候差不多了,开口。
“那我们兄弟俩报名第一个!”
“是的,第一个!”
李文博出声,身后的弟弟李文昊应和。
有几个家人看见这一幕,也纷纷举手报名。
“那没别的事今天的会就开到这里,天气黑的快,大家早点回去。
想要报名的人自己就去找会记刘彦宏,说清楚自己怎么种,我们后续看人数再决定怎么培训。”
村长李国富说了这一句,意味着今天的村会到此为止。
马文花倒是不慌不忙,和张兰珍一起回家。
“你说把地租给人家保险着没有?”
张兰珍下午猛一听,有些昏了头。
可刚刚要签什么免责书,又有些犯嘀咕。
故问一问同样把地租出去的马文花。
马文花听闻倒是笑呵呵的。
“没关系,那个地就我种也买不了千数块钱,还把人累死一趟。
现在人家要租,就租给人家。
你没听后面还有活让我们干嘛!
混呗,混到那天是那天。
那天一早眼睛睁不开,人就罢了呗!”
说着马文花看了眼张兰珍。
“到时候姐妹,你就喊几个人,把我床单一裹,扔沟里就行!”
张兰珍显然已经对生死免疫了。
她听闻,波澜不惊。
“到时候把你扔垃圾沟里,让野狗吃了!”
“怎么着都行,反正那时候我又不知道。只是大半夜去找你,不要把你吓坏才好。”
“你的嘴实在没说的,你就撅一根树枝子叼着,别一天七讲八讲的!”
张兰珍显然有些烦,一张口就是满满的嫌弃。
在她们身后和老妈顾红慢慢走着的人,听闻笑出了声。
两人闻声回头。
“瑶瑶,刚刚乱讲吓到你了吧?”
马文兰见身后人,笑着出声。
“我和你兰珍奶开玩笑呢!”
“就是,这个人一天张口就乱讲!”
张兰珍也开始数落马文兰。
江瑶只觉得她们的性格很开朗,遂一起回家。
“这是初阳种子四十三号品种结的果,大家一起尝尝。”
农业大学某办公室,殷寒潮抱着一纸箱进来。
“牛啊!”
“尝尝!”
“洗一下再吃!”
学弟学妹纷纷闻言过来。
“真冰啊!”
“还行,真甜!”
“给我留一个!”
七嘴八舌的声音传来,其中穆俊杰的声音最突出。
“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我还以为微酸呢!”
殷寒潮只是抬眼望了望,不发一言。
导师办公室。
“这个打眼一瞧,硬度高、表皮光滑、品相不错,是硬粉西红柿吧!”
汪知行看见自己学生带来的一袋西红柿,拿起一个。
“是的,还是初阳种子四十三号品种。”
“奥?”
听闻殷寒潮声音的汪知行,又拿起来瞧了瞧。
遂即,他也有些发笑。
“想不到当时阴差阳错的成果,现在找到了属于它的土壤。”
说着,汪知行又道。
“你发的数据我看了,与成熟的种子相比,四十三号还算不错。”
“是的,生长周期以及生长高度都属于中上水平。”
殷寒潮补充了句。
汪知行扶了扶眼镜。
“我们学院基地生产出来的种子,没有批号,不得售卖。
它只能小范围种植,用以科研及教学研究。”
导师话锋一转。
“所以能不能联系你朋友,让我们学院的学生去实地看看?”
殷寒潮听闻,眼里闪过一抹喜色。
“我问问她。”
“嗯嗯。有结果给我说一下。”
汪知行说了这句,又开始埋头电脑屏幕前。
殷寒潮拿起手机,屏幕上显示出他微微上翘的唇角。
“善奶奶,这里的馍馍没了!”
“来了来了。”
李家村新建的庙里,今日开放素斋,顺便上大门。
匠人们都在吃饭,以期待会有力气干活。
闵正浩一下车,便跟在侯虞身后。
“浩浩,点个炮。”
侯虞要进庙门,给闵正浩悄悄说了声。
闵正浩闻言,在门外放了串鞭炮。
在农村,这种日子,多的不问来处。
只要你进门,就有一碗饭吃。
若你带了鞭炮贡品,最好不过。
两手空空也无人置喙。
今日是神佛行善布施的日子。
旁人只需自己修自己的路便好。
闵正浩错后侯虞一步进门。
一进门,鼻间的香烛味更浓。
令人安定的诵经声从广播里传来,闵正浩跪了香。
起身,便被请去了后院,端了碗素斋。
“招娣,吃完就立大门哈!”
李国富进来,对着吃饭的李招娣讲话。
李招娣闻言,点了点头,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闵正浩仔细看了眼坐在桌前吃饭的姑娘。
皮肤白皙、鼻间微翘、手指纤细、骨节分明,细看却有老茧。
许是自己的目光太热烈,盯着的姑娘放下碗,瞅了眼自己。
只这一眼,闵正浩觉得时间都静止了。
姑娘嘴唇红润,许是刚刚喝了茶,嘴唇还泛着涟漪;一双杏眼里闪过疑惑的神色。
李招娣见眼前的男生眉清目秀,只是她确定自己不认识。
便微微点了个头,去了前院。
闵正浩见李招娣起身出去,眼睛也随着李招娣的身影移动。
扒了半碗饭的侯虞,怎么一瞧旁边,侄儿子的碗还满着呢!
再随着侄儿子的目光一瞧,侯虞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今日侯姬和孙涵两人身体不舒服,只能她和闵正浩来。
不料这神佛真厉害,一来就给把姻缘线牵了。
发现这一幕的侯虞,心里美滋滋。
而正在干活的招娣,还恍若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