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堂

繁体版 简体版
君子堂 > 枯枝生春 > 第21章 第21章 大年三十

第21章 第21章 大年三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封西岩在等红绿灯,听见有人敲车窗的声音,歪头看去。

窗外的人戴着头盔,看不清面容,从穿着和摩托车来看,也不是认识的人。

只匆匆一瞥,就收回了视线,正巧时间也到了,在车子行到另一条十字路口时,从后视镜里,能看到那人在后面不近不远地跟着。

到了地下停车库,封西岩总觉得不踏实,下车后,迅速走到电梯那,还没触碰到按钮,就看见郭微清跑来。

“西岩。”他跑过来,在她身旁停下,露出久违的笑容,“回来了。”

“嗯。” 封西岩趁机观察他,穿着和敲车窗的人不一样。

“怎么?”郭微清对她的做法,有些纳闷,“用这样的眼神看我?”

“没。” 封西岩摇头,进电梯之后,按下要去的楼层,瞥在身边站着的郭微清,“这么晚了,你来做什么?”

郭微清捏着手机,微微一笑,发自内心的欢喜,“来看你,看你能不能回来?”

贺雪柳的遭遇还历历在目,封西岩问,“她们也回来了吗?”

“回来了,为了她们的安全,都安排外勤的工作人员全程保护。”郭微清注意着封西岩的神情,看她表情轻松,才松口气。

封西岩点头,没再说话,默默地拿出手机,和她们互报平安。

在开门时,偏头看他,“我到家了。”

“我知道。”郭微清点头,没有要走的意思,眉头一挑,示意她开门,看她半天都不动,担忧问,“锁眼坏了?”

封西岩闭眼,深呼吸一口气,烦躁地问,“这也在保护的范围内?”

“嗯。”郭微清诚恳地点头,俯身凑到了她的耳畔,低声告诉她,“研究院还成立了一个特殊部门。”

封西岩随口问,“做什么的?”

开门后,封西岩就直往沙发旁的书桌,放下包袱时,摁开了电脑的开机键,扯来椅子坐下,翻开笔记本,开始记录在西宋国的资料。

而郭微清在电子管家的招待下,坐在单人沙发里,去看专注输入资料的封西岩,告诉她回来的这段时间,研究院所发生的事情。

封西岩的手指在盘上快速地按着,将资料输进文档,也听着郭微清说的。

等到手腕有些发酸,才放慢了速度,歪头看他,有陌生人敲车窗的事情,告诉了他。

“那,敲我车窗的人,是王老师安排监视我的?”

郭微清颔首,看她的一页一页地翻动着手写资料,快速地输入到文档中,虽然她的手速不慢,但那么厚实的笔记,是要耗掉很多时间,提议道。

“你可以扫描,再改错字。”

封西岩轻微摇头,伸手接过管家送来的温水喝了一口,放下杯子时,动作有些停滞,“不了,还会加一些想法进去。”

郭微清只是点头,没再打扰她。拿出手机刷新闻,或刷视频,又或看些文学类的小说,直至手机显示电量不足,才放下手机。

看她在忙,更不好出声询问充电器在哪。

只默默起身,走到厨房,打开冰箱看看,又瞧瞧储物柜。

再三纠结下,挽了袖子去找食材,在厨房捣鼓一番,做了手擀面,盛好端出来,在厨房门口,与她险些撞了个满怀。

封西岩手里正拿着桶装的泡面,看到郭微清端着的两碗面,上前看了一下,是手擀面。

郭微清笑笑,“我看厨房没什么食材,就只有面粉和鸡蛋。”

“嗯。”封西岩看他,提醒道,“注意点分寸,这是我的地盘。”

郭微清微笑点头,到餐厅坐下,看封西岩还在厨房门口站着,“这,做都做好了,不吃就浪费了。”

郭微清十二点走的,封西岩在厨房里,不知时间地站着。

大雪还在持续下,看新闻的报道,这雪将近下了一个月。

王离直接上门来取资料,在按门铃几声之后,见到开门的是郭微清,愣了一下,轻飘飘地问,“你的保护范围,是不是有点阔了?”

郭微清礼貌笑笑,“王院长,这个范围我想过了,得加宽保护范围,防止有害人之心的靠近她们这些特殊人员。”

“嗯。”王离听后,沉重地点头,走向封西岩,朝她示意坐下继续写稿,“你先忙。”

封西岩还有些收尾工作,也不和王离客气,坐下后,将最后的资料都输入进去,检查错字和排版后,打印整理好递给王离。

“王院长!!”封西岩注意着王离的神情。

“历史轨迹有相差,鲁阅常没有护住王溆让,被罢官,正去投奔王言漳,与家人关系也不算太僵,没有史书上讲的要为父亲守孝三年,而是努力走上仕途,为国为民。虞勤儿也并未和他有牵连,在上元节当天就离开,前去寻找亲生父母。还有就是,关于我爸妈的,他们在淮州做官,虽是小官,但政绩也拿得出手。”

王离看得很认真,对于封西岩说的话,轻微颔首,表示听见。

继续翻着资料看,看着看着,眉稍上扬,双眼里面满是惊喜,唇角也在不经意之间上扬。

等她大致看完,才收起了喜悦的神思,纳闷地看着封西岩,“怎么还把池浈寻写进去,我最不欣赏的历史人物就是他。”

“哎。”王离叹气,很是惋惜,“他是很好,可太过羸弱了,顾虑得太多,错失很多良机。”

封西岩只点头应对,将王离那在翻到有关父母和虞勤儿的页面时,那情不自禁的笑漫上眉梢。

那种胜利者的姿态,即便隐忍,也都表现得很明显。

王离抬眸看她,温柔地笑,“不管如何,他也为西宋国做了贡献,你想记录,就记录吧。”

等王离走后,封西岩也快速地收拾需要的物资,拿上车钥匙和包,冲到了门口,走了几步,意识到郭微清也在,回头看他。

“我、我要去西宋了。”

郭微清以为她会再歇两天,没想到这么快,看着她坚决的态度,跟了上去,“好。”

封西岩刚落脚,踩到厚实的雪,雪渣子掉进鞋里,刺骨的寒风扑面而来,没有一点缓冲的机会。

雪渣子在鞋子融化成水,走路不是很舒坦,觑着身边的郭微清。

郭微清在搓胳膊,也正环顾着四周,周边的山脉和草地,房舍都被厚雪覆盖。

且天色微暗,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冒着浓浓的炊烟。

郭微清指着前方的一条街道,“去那看看,有没有客栈?”

“好。”封西岩脸被刮的生疼,忙从包袱里,取来毛绒围巾围上遮住面颊,只露出两只眼睛。

封学亥从官署出来,徒步回家的途中,忽见前方有个女子的背影很是熟悉,尤其是那挂在肩上的包袱特别显眼。

在她身侧的寸头青年,背影更是熟悉。

他轻快的步子,忽然停了下来,呆呆地望着半晌,目光追随着那两行一深一浅的鞋印。

“西岩,微清?”

他颤微地大喊出来。

封西岩脊背一僵,停下步子,往后一看,看到了封学亥,多年未见,添了沧桑。

她折返回去,跑在封学亥面前,仰头看他,“爸。”

封学亥抬手抹掉眼泪,喜笑不止,“没看错,没看错。”

他抬眼,看到慢步过来的郭微清,“微清,你也来了。”

“封叔叔。” 郭微清打完招呼,就主动地退到一旁,给她们父女留出独处的时间。

封学亥眉开眼笑,“来得巧,今天年三十。”他回过头,去看郭微清,“微清,你也来,一起吃年夜饭。”

郭微清没推迟,应了下来。“好。”

封学亥竟叹气,拍拍肩上的雪,望向身边的封西岩,早知带伞了,他微微攥拳,亲和地笑,“这里就是淮州沁县了。”

封西岩“嗯”了一声,目视前方,“那边的淮州市沁县也在下雪。”

封学亥笑意凝固,心中的积怨,也只是转换成了一个短叹,“ 可惜了。”

他多年未见的沁县,已经十几年没下雪了。

走了一段路之后,封学亥伸手指着一处大院落,“这处院子,住着不少人,封东涑也住这,气氛会很压抑,你们当心点。”

话音真就刚刚落下, 封学亥瞳孔微缩,警惕地看着院子大门,有人从里面出来,撑着伞,看不到面容,但穿着身形,他是知道的,急忙走过去,轻轻一揖,“大人。”

封东涑“嗯”一声,头一歪,越过他,去看在他身后的封西岩,温和地扬嘴角,“你女儿来了?”

封学亥郑重点头,“嗯。”

他垂着头,却能直观地看见封东涑的脚步,正往身后走。

封西岩对封东涑的印象都有些模糊了,现在看他过来,再观老父亲那副惊心胆颤的模样,心知肚明。

封东涑喜悦染上眉梢,轻轻颔首,“封某见过封姑娘。”

封东涑又望向郭微清,眼眸一亮,脑海里的记忆,很快翻涌起来,可也思考了一些时间,语气很慢地问出来,“您是,郭微清先生,我们在定远元年夏,见过,你还记得吗?”

郭微清没印象,这些年,无缝地到西宋国多次,见过不少人,不是特别重要的人基本上不会记得。

但在对方说完时间之后,平展的眉头轻轻皱了皱,和他对视一眼,想起来后,笑了一下,客气地询问,“那年,你才六七岁吧?”

“正是,我印象很深,当时见到郭先生,我在河边陪叔叔钓鱼,也在背《中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