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莹莹决定亲自下场了。
再等着他一个个的试,估计插秧季都过去了他也做不出个成果来。
虽然说实验需要时间,但是他们缺的就是时间,既然有条件能缩短研究时长,为何不做呢?
“木木,想吃鸭子不?”钟莹莹拍拍好大侄的肩膀,嘴角露出一丝不怀好意的笑容。
“想。”酸萝卜老鸭汤,鲜的人流口水。
“那你去抓个鸭子,我让娘给你做。”
“真的?”钟新澄吸溜一口嘴里快要溢出来的口水。
“真的。”钟莹莹肯定道。
“那我去了,姑姑你不要骗我哦。”
说完,小胖屁股一扭一扭的就赶鸭子去了。
天色有点晚,鸭子都从鱼塘李爬上来,正往家里走呢。
钟新澄这么一闹,顿时鸭飞鸭跳。
小鸭子跑的到处都是。
知青们折腾的那块试验田里也跑进去几只。
钟新澄不想下水,转而又去追其他鸭子了。
跑进稻田的鸭子,见风平浪静,竟然低头开始啄食知青们没成功种植的幼嫩秧苗。
“走开,死鸭子。”孙伟怒斥道。
好不容易问村民要来的秧苗,试验还没弄明白呢,可不能让这鸭子给吃了。
鸭子?看着鸭子不断啄食秧苗。
周岱忽然灵机一动,他知道失败在哪里了。
顾不得同伴,他飞奔回知青院,取出几块竹子就开始用刻刀削,没几下就锉出来自己想要的形状,然后又迅速返回地里。
“你干嘛去了?刚刚叫你也不应。”这人简直是着了魔了。
“我知道该怎么改了,你看。”
周岱将圆锥形的插秧爪给取下来,把自己刚做的新的插秧爪给按上去,然后在秧苗箱里放上秧苗,挥鞭赶牛。
随着牛前进的脚步,轮轴不断的转动,秧苗被一颗颗牢固的插在泥土里,再也没有出现像之前那样,随着插秧爪,被插进去,拔出来。
“我们成功了?”
“你也太厉害了吧!”孙伟简直不敢置信,他们这插秧机还真成功了。
“快,多放点秧苗,测试一下效率。”
随着老黄牛的不断行进,他们大概估测了一下,一个小时约莫能插将近一亩的田。
这可是一个非常了不得的数据了。
要知道,一个熟练的老农插一亩田,也得要接近两天的时间。
现在只要一头牛,一个插秧机,算上牛的休息时间,一天下来,起码能插五亩地。
就算全村人都闲着,仅仅靠一头牛,半个月的时间,也能把所有地的秧都给插完了。
“快去找村长。”徐超喜不自胜,立马就要去报喜。
李莉莉也高兴的很,她的文章早早的就写好了,就等着周岱成功了,她去镇上邮寄投稿呢。
“真的成功了啊?”村里好多人都不相信。
等到真的见过老黄牛种的地,他们服了。
并发自内心的感概,文化人和文盲就算不一样,要是照他们,打死也做不出这插秧机来。
得知周岱终于把插秧机做出来,钟莹莹松了一口气,再想不明白,她真的要去当面点明了。
她只想当一个普通人,出风头的事情还是交给别人去做吧。
钟家的晚饭吃的是酸萝卜老鸭汤,钟新澄没抓到鸭子,但是可怜的鸭子在回到家后,还是被宰了一只。
满满一大锅鸭子汤,钟伟先分了半锅送到知青院去。人家辛辛苦苦给自己村做贡献,总不能让人白忙活。
村里之前那些说闲话的人,不约而同也送了吃食过去。
他们也想用那插秧机,有更方便的东西,谁还愿意自己蹲那一颗颗插啊,腰都要累断了。
“嗬~这是什么好日子,鸡鱼肉蛋全都有了!”张强忍不住感概道。
想当初,他们刚来钟家岗的时候,连把柴火都得去借。
现在却是翻身农奴把歌唱了。
破烂的小桌上,有酸萝卜老鸭汤,有红烧鲫鱼,有炒鸡蛋,有蒸腊肉,连小菜都给准备好了,钟家岗特产,泡椒笋片,还有人送了香喷喷的大米饭。
“同志们,我要开动了。”李莉莉端着碗,脸上满是笑容。
下乡真好啊,有这么多好吃的。
她已经忘记前几天还在质问自己,为什么头脑发热报名下乡了。
五个人在一块吃吃喝喝,好不快乐。
这一顿是他们从小到大,吃过的最满足的一顿饭。
即使可能不如家里的精致,但是里面的心意却让他们感动。
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获得到的别人的认同。好吧,大部分还是凭借着周岱的专业知识。
接下来的时间里,周岱用之前从废品站搞来的材料,又做了一个插秧机。
村里只有一头牛,这个插秧机就只能用人力来拉。
两三个人拉一个机器,中间累了再换一批人。
饶是如此,钟家岗的插秧速度,也远远甩其他村子一大截。
插完秧,村长大手一挥,让陈显英给知青们全部登记成了满公分,就连刚来那几天的仨瓜俩枣,都改记成了满公分。
无人反对。
李莉莉的投稿已经寄到了报社,为了能有更大的概率被选中,她几乎投了所有她知道的报刊杂志。
村长在村子里的秧苗插的七七八八的时候,就把知青发明了插秧机的事情上报了,镇上来人考察了一下,带走了一台机器。说是拿到上面,进行研究,之后会有奖励发给知青还有钟家岗。
附近村子的人知道这件事后,纷纷过来借用钟家岗的插秧机。
窑厂的人拿砖头抵账,自己出零件,让知青们给他们做了一个。
其他村子的没有这般大气,就轮流过来借着用。
这个夏天,可以说是他们度过的最愉悦的一个插秧季。
只需要搬个小板凳坐在秧母田里把秧苗拔出来,放到插秧机里,老黄牛就能拖着插秧机自动插秧,再也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事情了。
插秧的事告一段落,钟莹莹开始琢磨起扫盲班的事。
闲着也是闲着,钟莹莹只想说,都给我卷起来。
少壮不努力,老大贫困县。
都姓钟,不能有一个拖后腿的。
现在大家正是对这几个知青充满好感的时候,此时不提,更待何时。
和记公分一样,办扫盲班的事,全村全票投票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