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堂

繁体版 简体版
君子堂 > 守寡三年后亡夫诈尸了 > 第3章 生意

第3章 生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无论神态还是下意识的反应,杜成风对这个名字的陌生感不似作假。

所以……真的不认识?

陶珑有些烦躁。

每每遇上这样超出自己掌控的事,她都会感到烦躁,恨不得给每个自己看到的人一巴掌。

当然,除了雯芳。

陶珑装作收拾好心情,这才抬起头,半掩着脸说道:“杜管事,见笑了。

如此,方才的那一段“插曲”就算揭过。

杜成风似乎只当她的反应是思念亡夫的“一时失态”,甚至体贴得没有多问,仿佛连一点八卦的心思都没有。

陶珑也没有抓着此事不放,轻咳两声,饮下小半盏茶,不再迂回,说道:“杜管事,您方才说专程来找福记做生意,愿闻其详。”

终于进入正题,杜成风精神一振,坐直了身子,却先问了一个问题。

“陶东家应当是和陆氏商号打过交道的吧?”

陶珑抬眼瞧他,似笑非笑道:“自然。”

杜成风点头,“有交情就好说了。我们陆氏想收您手上的那批货。”

我们陆氏。

看着杜成风的脸吐出这么几个字,实在有种微妙的滑稽感。

陶珑把玩着自己腕上的玉镯,问:“你们东家怎么不亲自来?这样大的生意,就派你一个小管事来同我谈?”

听了这话,杜成风并不恼,状似无奈道:“我们东家的身份摆在那,不好随意走动,您也是知道的。”

陶珑不语,端起茶放在唇边,却一口未动。

她早猜到自己拿下这差事不会太顺利,之前还疑惑居然没半个人跳出来阻挠,搞半天是在这儿等着自己呢。

今日在福记门前那场闹剧,陶珑也隐约猜到了是谁策划的。

但这些倒不算完全超出预料。

不如说,她在接下这个单子的时候,就已经猜到会有如今的情况。

杜成风所说的“那批货”,正是她前几日赶在暴雨前卸下的万匹丝绸。

古往今来,丝绸从来都是一等一的紧俏货,有时甚至能当作货币使用,所以在本朝,丝绸产业的大头几乎被官方牢牢地握在手里。

江宁织造司就是大齐的太祖下令设立的机构,由宫内宦官统辖,专司丝绸的生产和贸易。

早年间,民间还有不少自行缫丝织布的,但天有不测风云,将自己种了桑树的田地纳入织造司下,每年能拿到的钱款却是固定的,无论丰欠。

政策初推广时,总有人不信邪坚持自己单干,经过了几年旱涝不定的摧残,只剩下些大地主和大商人还能靠自产自销赚到钱。但后者毕竟是少数,产出的丝绸几乎只够在本地流通,要再往外地销售,即便有心也无力。

所以最后,达官显贵们——尤其是北方的——要想用上丝绸,大多还是得从织造司手里购买。

可要宦官们直接出来做生意,落得同寻常商人一般,又实在有失体面。于是,织造司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找商人做中间商,这不皆大欢喜了吗?

但能接下这桩生意,并非什么商人都可以。一则要考察资质,家底太薄的、没有名气的小商人,统统没戏;二则要进行名额竞拍,本来嘛,这就是个朝廷“施恩”的机会,总不能叫你平白得个赚钱的名额吧?

今年,正巧就是陶珑拍下了这个“皇商”的名号。

说实在的,比她势力更大更有钱的商人不在少数,福记虽说在如今的金陵如日中天,要比起那些在浙省盘踞多年的商贾巨富来说,还是差了不少。

偏偏这个名额真就叫福记拿下了。

一些人知晓陶珑的身份,嘟囔几句“一个寡妇还出来抛头露面”“不过是靠身后庇荫才做成如今的生意”也就作罢,但她三年前才从京城来金陵,多的是人不清楚这“陶东家”的底细,议论一直没停过,在她拿下织造司的单子后,流言更是甚嚣尘上。

陶珑心态极好,活了二十多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这点小事根本影响不了她。

而且这些流言对她来说并不全然是坏事,最好叫对手们全都以为她是个依靠家族势力的柔弱妇人,发展起来对福记才更有利。

只是很遗憾,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蠢。陶珑叹了口气,她既讨厌蠢人,又讨厌聪明人。

和蠢人交流太费劲,和聪明人交流太不费劲。

正如此刻,她很清楚,杜成风也很清楚,陆氏商号的这个要求,陶珑没有理由拒绝。

眼下,她甚至可能急需这桩生意。

口碑的倒塌从来只在一瞬间。方才的那场闹剧本就是针对福记而来,如今消息大概已经传得满金陵都是——可以想见,福记的生意短时间内是好不起来了。

除非她今日到得足够早,当场解决问题,不然只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而陶珑手上目前的银两,几乎全部都砸进织造司的十万匹丝绸里,一点闲钱不剩。

如此情形下,杜成风带来的生意,可以说是天降神兵了。

如果他背后不是陆氏,如果他不是长了一张如此眼熟的脸,陶珑可能真的会干脆答应。

放下茶盏,陶珑垂下眼,一副不胜柔弱的模样,“那您应该也知道,我不过一个小小地方商人,即便有心应承,也没这个能力。若被抓住把柄,这事儿怎么也落不到陆氏头上,还不是我这个可怜女人来担责。”

杜成风在听到“可怜女人”这几个字的时候,表情一时间变得有些微妙。但他很快收拾好神色,浅笑道:“既然能提出这个请求,我们就有十成十的把握,不然陆氏哪里还能发展到今天呢?”

这回,换陶珑用那种微妙的神情看向他。

陆氏商号发展起来靠的是诚实守信?靠的难道不是它背后的陆家?

杜成风八风不动,一副很信服自己话语的样子。

小丫鬟端着盘子过来,适时地打断了这有些僵持的气氛。

这是雯芳去沏茶时,指派来送点心的。

千金难求的甜白釉,在这里不过被用来装茶点,还是街边茶馆随处可见的枇杷梗。杜成风笑着打趣,“陶东家对这些稀罕物倒是‘举重若轻’,外面有价无市的东西,在您这与破铜烂铁也没什么差别。”

闻言,陶珑忽地掩面做悲伤状,说道:“哎,杜掌事有所不知,这其实是亡夫的藏品,因我实在放不下他,所以干脆拿这些物件放在手边时时用着,也好睹物思人。”

杜成风:……

他不知是尴尬还是无语,嘴角轻微地抽搐两下,最终选择跳过这个话题,问:“所以陶东家怎么想?若是还要再考量一番,也可以等三天后再给答复。”

陶珑揩了揩眼角,说:“三天的时间,杜掌事还蛮宽宏大量,也不怕我就这么让您从金陵消失,直接当作无事发生。”

“您会吗?”

“难说。”陶珑再度叹气,“您三年前是不是还不在京城?”

杜成风坦然道:“是,离开浙省后,我就回了老家晋省。陶东家为何这样问?”

“那您大概也不晓得,我其实是三年前才从京城来到金陵的。”陶珑语气幽幽,“而且,还和陆家有点过节。”

杜成风也叹气,“如此,我算是知道这活儿为什么会被派给我了。原来是其他几位掌事仗着我才进京城陆氏不久,把难办的差事交给我呢。”

顿了顿,他说:“陶东家,我并不为难您,只是此事总得有个交代。您若迈不过这道坎,便同我说个明白,我也好回去复命。”

陶珑眨眨眼,“不,我同意。”

杜成风面上浮现了显而易见的疑惑。

“您早就清楚,我压根没法拒绝,就别来唱这出以退为进的戏了。”陶珑指尖在茶碗边缘打转,艳红的蔻丹被素色瓷器映衬得有些刺目,“我自然是同意的,横竖不过是将货物再倒一手,陆氏总不会连这点小钱都亏欠下来,是不是?”

既然“谈妥”了,陶珑也不多留人,叫雯芳和几个小厮送人离开,自己则坐在凉亭里一边吃点心一边发呆。

“小姐。”

雯芳提着裙摆一路小跑过来,唤回她的心神。

“人走了?”

“嗯。”雯芳欲言又止,好半晌,低声问:“您觉得,他是……前姑爷吗?”

陶珑摇头,“不知道。”

杜成风的一言一行确实和梁椟两模两样,但她可不相信世界上当真有如此巧合的事。

一个和亡夫长相如孪生兄弟一般的男人,不仅和亡夫没有任何关系,还好巧不巧地出现在自己身边?

陶珑不信巧合,从来不信,哪怕没有证据。

雯芳蹙眉,“可他说他是陆氏的人。”

咀嚼的动作一顿,陶珑捧着腮,痛苦道:“不是说少放点糖吗?怎么又牙疼了……”

雯芳被吓坏了,手忙脚乱给她倒茶,从荷包里掏出枚香丸点上,忍不住絮叨:“还不是您以前总爱吃甜的,那会儿叫厨房多放糖的时候没个轻重,眼下跟人说少放糖,自然拿不准‘少’是多少了!”

熏香的气味缓缓飘散,这是专门托人调的镇痛安神的香。

陶珑的牙痛有所缓解,大大松了口气,脱力般地趴倒在桌子上。

她一边抽气一边说道:“就因为他是陆氏的,所以更有问题。”

陶珑记得很清楚,梁椟生前在调查的最后一桩案子,正指向陆氏商号背后的靠山——

内阁首辅,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陆朝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