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最常穿的红衣裳。父亲换上前晏王的衣裳,自己这个男孩子也梳成女孩的发式,换上小公主的衣裳。三人手牵手来到爷爷面前,重重向爷爷嗑了三个头。
爷爷伸手摸了摸孙子散下的长发,亲手拉起跪地的儿媳,双眼含泪目送儿子拉着儿媳,抱着孙子离开北城。他们三人假扮前晏王和他两个女儿,尽可能出现在更远的地方,用生命为挖地道的人争取时间。
临出门那一刻,大儒忍不住向叹离开的方向又迈了一步,然后他停下脚步,对着他们摆摆手,走吧走吧,没事的,还会再见面的,我们一定会很快再见面的。
这边儿子、儿媳和孙子刚离开视线,那边女儿、女婿和外孙女也换好衣服。大家再次告别,没事的,会很快再见面的,在下面我们一家很快会团圆,没事的,一会儿就能见到了。
“哄”,许久之后,一朵血色的蘑菇云在北城这边升起,大儒含笑按下手里的机关。就说大家会很快见面的吧,喏,他也来了,一家人一起走,大家,一起走吧。
有人抽中的是和茵公主等人一起从地里钻出来的人之一,他一手拉扯着茵公主的胳膊,一手护在茵公主的头上,顶着漫天箭雨护持着茵公主逃向起义军的方向。近了,近了,快要到了。这时候,他看见有支流矢射向茵公主,他用自己的身体拦下那支箭,用最后的力气推了公主一把,“跑啊,公主,快点跑,别回头。”
渐渐黑掉的视线里,很快又有人追上公主,继续护卫着公主向前跑,而他,独自一人躺在冰冷的地上,没关系,公主安全就好,公主是盏照亮黑夜的灯,她是最后的希望,她安全就好。
有人抽中的是工部侍郎,他家上司总是叽叽喳喳的,废话一堆,屁事不做。好在两人一起设计的线路图应该没有问题,好在他们制作的指向工具问题也不大,所以,就算他们跟在将军身后一起离开也不要紧。他们可以拖延更多的时间,只是啊,临死前能不能离这个啰嗦的家伙再远点呢?算了算了,一起来的一起走,最后这一段,将军们先走了,剩下的就是我们两个老头子,我们也一起走吧。
工部尚书掏出最后的炸药,侍郎随手拉开引线。
“哄”的一声,他们选的地方就是好。看,这里塌方了吧,那么多人跟着他们一起被埋了吧,身后的密道再次被掩盖了吧。行吧,他们也算得偿所愿了,就是耳朵还是有点疼啊,算了算了,无所谓了。
每个人抽到的都是无关大局的小人物,他们只是看了一场亲身参与进来的电影,在自己饰演的人物死后就恢复自己真实的记忆,然后游离在空中,以第三者视角看完接下来的故事发展。
大概是亲身投入一段时间,最后那段大逃杀每个人都哭得很惨,明知道是云安之师姐写的剧本,但他们还是控制不住,然后他们看见小公主死了,看见茵公主那身刺青,看到茵公主登基为女帝。
好像一直就没停下来,一直哭一直哭,哭到剧本结束。
这次的见习任务,抽到剧本的这些人都完成任务,且没有欠钱。虽然他们一个个的哭成肿泡眼。
有人问他们云师姐的剧本杀究竟讲什么?
哇,他们又开始哭。
然后他们花了很长时间各自从中领悟到不同的感受。
比如左余欢吧,她无比羞愧当年自己居然为了小情小爱差一点就要离开凌霄宗。
比如饰演大儒孙子的,他深刻体会到舍身取义是何等的大义。身为一代大儒,亲自游说自己的儿媳女儿打开大门,去做卖身的勾当。还能在女眷的哭泣声中沉稳的为茵公主灌输知识。亲手送自己所有的血亲走上死亡之路,在最后,以一介残破衰老之身还能将那么多人带走。他自问自己如果是那位大儒,他能做到吗?答案是他不能。
在一片议论纷纷里,听说下一届又有人在见习任务里抽到云师姐的剧本杀。上一届的参与者交换一个眼神,他们不知道自己是羡慕还是庆幸,他们甚至想过,如果让他们做选择,他们是否还愿意再进入一次云师姐的剧本杀吗?
答案是:他们也不知道。
有过一次经历已经终生难忘,这种难得的体验,还是交给别的同门吧。
所以,这一届学子抽中的剧本杀又是什么内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