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阻力可想而知。
所以孔颖达这个孔子后人,李承乾必须将这人拉上一条船,由他来出面。
此其一也。
其二,纸张。
若是他记得不错,那始于唐兴盛完善于宋明的竹纸与制纸相关流程,大大提高了纸的产量,他也曾有幸因为看小说时较真而去仔细搜索过文献资料。
其三,墨水。
东方的他了解不多,但想要制成需要的技术和步骤都甚是麻烦,只能慢慢来。
倒是他曾经听过西方的铁胆墨水与胡桃木墨水。
这两样制作极其简易的墨水,他虽听过他人夸赞不知详细,但没关系,他会在论坛这个金手指中套出来具体制作过程的。
甚至不止墨水,笔也可改良。
白垩烧制的粉笔他可以尽量摸索发明。
他要它们提前出现,他要尽可能压低笔墨纸张的价格。
他要降低读书的成本,他要撬开一道知识垄断的口子。
而且……李承乾垂眸,其一的句读标点,便是拉李世民上船也未尝不可。
***
东宫,显德殿。
李世民手边摊着张图纸,身侧站着杜如晦。
杜如晦眼窝青黑打起精神:“宫中将作监和牧监昨日可是拉臣探讨了一整夜,今早图纸方出臣便马不停蹄赶来送到陛下案前。”
说完杜如晦打着哈欠小声抱怨:“近日因突厥事兵部本就繁忙,更不用提马掌。”
“陛下可千万别听信玄龄的‘谗言’说臣一天天闲得慌。玄龄那是天生的操心命,臣可爱风流得紧。”
李世民笑着拿起一卷书册轻敲杜如晦的肩膀:“胡言乱语。要是逼得玄龄弹劾你,我可不会帮你遮掩。”
“唉,得得得,倒底是比玄龄晚些入秦王府,陛下果真是最最偏心玄龄,新人不如旧人呐。”
李世民好笑:“倒是唱起来了,还不讲正事。”
杜如晦这才严肃下来:“初步想的形状是契合马蹄上似半月形的凸起部分,那块地方向来坚硬,磨去马儿也不觉疼。”
“臣等想的固定之法便是敲孔以倒钩钉固定,至于末端可以制成弯曲弧度防滑。”
李世民拿起图纸细细思量:“说起防滑,你们有没有考虑在这底下加些东西用来在冬日行军,雪地和冰面如何?”
杜如晦点头:“不止。”
“为了走一些坎坷地形,将作监提出可以在这底部镶嵌细微尖刺以便更好扣紧地面。不过冰面毕竟太滑需要添加重钉。”
“这都是初步图纸设想,需要跟着铁匠打造再修改。”
李世民闭眸放松:“不错,等打造出来后寻两支骑兵,一支用这马掌另一支不用。”
“各种地形均要测试,长途短途的消耗磨损亦要对比记录。”
“不仅如此,其中耗铁与人力多少、打造时间速度这些粗略数据我都要。”
杜如晦应声:“自然不会辜负陛下期望。”
就在两人商议之际,先前跟着一道去孔府的内侍请见。
李世民闭目养神听着内侍禀告,良久似笑非笑道:“承乾这话倒是有意思。”
“啧,医书是书,朝廷政策文告可亦是书。”
“句读标点倒是能轻松官府小吏不必再死记硬背,也能叫些识字的百姓看懂其意。”
“毕竟……行政诏令怎可一体两意?”